所以趙亮很缺人手。
這陣子京城裡頭還算安逸,那些留在京城的大小官員,名義上是一個被直接處死的都沒。
畢竟從道理上說,哪怕是蘇淩阿這種大貪官,那也是他趙大王的盟友不是?
而一些手上沾染了太多鮮血的人,則早就逃之夭夭了。
所以當官的一個處死的都沒有。
而且大批的糧食已經從水陸運到,直接走海運送到津門,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通州。
京城現在還剩下六七十萬的人口,依舊是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甚至連這個之一都能劃掉,有了糧食,而且糧價還是超乎他們想象的便宜,一下子人心就穩固了。
後續大批的生活物資也紛紛送到,陳軍在城內城外設立了許多個公開站點,並且不限製購買糧食布匹的生活物資的‘方式’!
也就是說你可以用銀子,也能拿其他東西,綾羅綢緞,家具床板,乃至是鼻煙壺銅盆之類的,都可以用。
都可以這麼的說,那一個個站點都是一個個大當鋪,還是一經交易就是死當的當鋪。
同時,很多個人力行也紛紛湧入京城。
這些全是聞到了腥味兒的貓。
燕京城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巨大的人口富裕市場,因為許多個八旗子弟,從此沒了鐵杆莊稼,他們自己吃喝都愁,如何還能填飽妻兒老小的肚子?
這個時候去撈一把絕對有不少油水。
哪怕大多數的八旗都是廢柴,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提的廢柴,可把他們送去南洋當監工總行的吧?
當然了,大陳有明文規定,是不存在奴仆的。
大家簽署的都是工作合同,就是條件苛刻了一些,違反合同後要付出的代價重一些。
“荒謬,還遷都?遷個屁!”
趙亮拿著幾封奏折破口大罵,這種奏折簡直是浪費行政資源。
他可是從沒想過將燕京當做首都的。
雖然這裡的確很有政治意義,但它太靠北了。
在趙亮眼中,這最為合適的國都候選地,那是金陵。
因為日後他的趙家天下絕不是眼下滿清的版圖,整個南洋都會是大陳的天下。
到時候燕京就太靠北了。
當然,燕京還會是陪都,直轄市的。
至於這個陪都會不會有特殊的意義,趙亮短時間裡都是沒這些想法。
不過這陣子氣過了之後,趙亮倒也理解了這些人的想法。
畢竟是燕京啊。
本來就十分之誘人。
然後陳州城內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那麼多衙門擠在一塊,偏偏陳州城又是那麼多的小,外加上人口暴增的因素,總而言之,當官的想要遷移出這個逼仄的地方,也是情有可原。
“回書,不準。告訴他們老老實實的辦公,等什麼時候金陵拿下來了,再說遷都的事兒。”
幾個近身的秘書全都臉色一變,趙大王這是啥意思?要遷都金陵的嗎?
這可太出乎眾人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