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中日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五百章 中日(1 / 1)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郭誌遠一身毛呢軍裝,筆挺拉風,鮮亮的皮革武裝帶和堅實的牛皮軍靴,左手挎著軍刀,右手撫著手銃皮套,一臉傲然的掃視著眼前這群跟他仿佛不是一個世界的日本人。

從革命三年起,陳軍就開始統一軍服,除了戎裝之外還有常服,後者的樣式怎麼看都跟此刻歐洲流行的花公雞不是一個路數。

有著一種簡潔大氣之美。

大體上趙亮是參考了果黨軍服。

哪怕這需要他花一些錢從英國人手裡進購毛呢毛料。

哪怕這種款式的複裝與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全然不同。

但誰也不能否認趙大王的強勢,誰也不能否認陳軍在‘大陳國’內的影響力。

早在革命二年時候,各地就已經有人反映了一個問題——已經有百姓不願意留長發了。

短發好不好看不說,但它省事兒啊。

就跟新裝節省布料一樣。

所以中山裝和短發到了革命四年時候已經蔚然成風。

趙大王不管這個,誰想留長發就留長發,誰願意剃短發就剃短發。隻要不留豬尾巴辮就好。

而大部分日本武士卻都還留著月代頭。

郭誌遠是一個非常能接受新鮮事物的人。

早年他以乞兒的身份進了趙家技校,那都還是乾隆四十四年的時候,這麼些年過去了,郭誌遠已經打通大陳現有的教育體係,拿到了新華大學的畢業證書。

剛把簡曆投到總裝部就被錄用了,而且從一開始他就帶上了兩顆銀星。

等這次他來日本把銅料的事情談好了,回到陳州,肩膀上就能再多一顆銀星。

而之所以來一趟薩摩藩,隻不過是為了給薩摩藩當局簽署一份補充協議。自然的前來看一眼挺身隊員,也是理所應當的。

看著食堂裡向他投來的一道道夾雜著複雜感情地目光,郭誌遠一點也不切近。

他在技校時可是有名的厚麵皮郭五兒。

“按照執委會最新的指令,挺身隊員在進行基本軍事訓練和規章學習的同時,也要加強語言的學習。”郭誌遠環顧一下四周,發現這些人的眼神全都是迷茫,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怎麼著。還好他身邊有西鄉利孝,這是一個精通漢語的日本人。

後者微微示意,上前一步大聲音說道“從今天起,你們白天進行軍事訓練,晚上在進行規章學習的同時,還要注意漢語的學習。執委會的最新規定,誰能通過初等的漢語考核,月俸就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增添一塊銀元。”

西鄉利孝當然知道執委會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命令,就在不久前施南的一場清剿戰中,那些敗逃的清軍把一支挺身隊引進了當地少民的居住區,因為隨軍翻譯拉在了後頭,彼此語言不通,加上挺身隊員打槍的時候打傷了當地少民,最終釀成了巨大的誤會,百多名挺身隊員隻有五六十人倉惶逃過一劫,損失過半。

這當然是武士的一大恥辱,但執委會突然加強挺身隊隊員的漢語培訓,那也是亡羊補牢。

挺身隊裡沒有什麼人權可言。

簽署了賣身協議之後,如青山勇之類的人,在少則三年多則五年的期限中,就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得違抗上級的命令,若有違者,一次警告、二次體罰,三次就要判勞役送去挖煤,還必須牢記各種陳軍為其製定的規章製度。

“哈伊!”

所有人都起身鞠躬。

對於挺身隊員們言,能學習漢語這是一個大好事,不說能精通了,哪怕隻是能說,這也是一技之長——他們在挺身隊裡即便沒能掙上錢財,回到日本後也不會缺飯吃的。

現在中日之間的貿易可是曾幾何式上揚。

大量的稻米布匹和魚肉、水果、糖、奢侈品等物被銷來日本,而運走的是一船船的硫磺、銅錠,當然還有少不了的金銀。

雖然趙亮已經儘可能的照顧到幕府的情緒了,但雙方的貿易日漸增大,中國這邊的順差就也日漸增大,誰讓小鬼子什麼都缺呢。

偏偏從一開始日本就不願意敞開了向中國銅錠。

——小鬼子雖然啥都缺,但那幾個小破島上卻真的有不少金銀銅礦,這點上跟智利挺像的。

之所以到了後世金銀銅都缺了,那更多是因為日本自己開采了上千年,早就采光了。就跟中國的金礦那般。

從康麻子時候起,康熙收複大員後,海禁解除,對日貿易立刻蓬勃發展起來。短短數年時間,抵日的商船由24艘激增到193艘,日本“洋銅”源源不斷流入中國,據統計日本每年流失掉的銅高達380萬斤之巨。因為日本的冶煉技術不過關,紅銅中含有一定的白銀,轉手二次提煉,獲益頗豐,更彆說中國本身就缺銅!

結果日本國內的銅錠反而不夠用了。

幕府將軍便開始從源頭上著手,要求中國來日的商船每年不得超過30艘,嚴格限定銅的出口,每年維持在160萬斤左右,可效果仍不理想。到了雍正年間,德川吉宗下了嚴令,來日的中國商船進一步被限定在15艘,銅交易數量下降到百萬斤左右。

這樣一來日本的銅料短缺才有所減緩,可代價也是慘重的,原先繁榮的中日貿易,是變得愈發平淡了。

剛剛接位的德川家齊,說真的還是個小孩子,他才十六歲。上台初期,將民憤極大的日本和珅田沼意次免職,並任用陸奧國白河藩第3代藩主鬆平定信為老中,推行寬政改革,整頓幕府綱紀。

目前更準確地說還處在一個觀政的階段。

但哪怕是德川家齊他也不願意放開口子。

可是他不敢不放啊。

陳軍的北洋艦隊就遊蕩在日本近海,早幾年才剛有發展的趙家南洋艦隊就痛揍了荷蘭人,日本就他們那有海無防的模樣,陳軍艦隊能直接殺到江戶灣。

這種情況下,德川家齊哪裡敢去限製啊。

雖然從長久角度看,中日之間這般下去矛盾隻會積累的越來越大,可是青山勇等人才看不到這一點呢,他們隻看到了中日密切的貿易下,整個日本都需要大量通曉漢語的人。

這就跟清末各通商口岸都需要一些會外語的人一樣。1616044376


最新小说: 奶爸修仙萌娃帶我登巔峰 災星?玄學貴女靠算命轟動全京城 禍害諸天從哥譚開始 華夏天機探秘錄 [娛樂圈]準備退圈養老,卻被巨星纏上了 逼爺入贅?讓你們活到年底都算喜喪! 陳糖烈酒 退婚後,我閃婚絕色女總裁 八零:回到女兒被換前 長姐堅持分家後,在荒年成了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