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眼下的這場戰爭。
誰都知道蘇祿這個彈丸小國隻是敲敲鼓喊六六六的廢物,是被趙皇帝拉來以壯聲勢的戰五渣,純粹是附帶的去分享好處的,但日本朝鮮等國誰又說什麼了嗎?
沒有,一點的異議都沒。
這就是有個主心骨的好處,隻需要一個聲音發話就好了。
對美洲的戰爭是分兩路進軍的,一路走北麵,沿著阿留申群島,這樣就能一直跑到阿拉斯加,然後再順著北美海岸線南下了。
另一路則是走大板鴨寶船航運的線路。
1565年6月,在西班牙入侵呂宋兩個月後,西班牙航海家弗裡亞爾·安德烈斯·德烏爾達內塔率領滿載著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的馬尼拉大帆船借西南季風自呂宋起航北上,在3個月的顛簸跋涉後到達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也就此拉開了‘馬尼拉郵船’的大序幕。
因為這件事情實在太守時了,趁著季風來,順著季風去,所以才被叫做郵船。而因為船上貨物主要源於中國,當地人索性將其直接稱作——“中國之船”。
現在南路軍就也是如此。
以南洋駐軍和各國聯軍為主力,海陸軍在一萬五千人上下,這可是一支浩大的艦隊。
南北兩路軍合計兵力在三萬人以上,其中陸軍四個旅,陸戰隊一個旅,餘下皆是海軍部隊。
而五個陸戰旅中,陳軍占了三個,餘下兩個自就是各國的聯合部隊了。
大板鴨直到1797年的夏季才聽聞了美洲遇襲的消息,但這個時候的西班牙本土,真的無心去也無力去支援美洲了。
這一年剛開始拿破侖便又建立了一次殊勳,他在裡沃利戰役裡擊敗了奧地利阿爾文齊元帥指揮的軍隊,贏得了對奧軍的決定性勝利,曼圖亞守軍兩萬餘人在彈儘糧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由維爾姆澤元帥宣布向拿破侖正式投降,法軍還打開了通向維也納的大路,奧地利被迫和談。至此法國贏得了對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總勝利。
約翰牛當然不甘心了。
為了鼓舞士氣,也是為了振奮自己的軍心,強大的英國海軍遂即就在一個月後的聖文生角戰役裡擊敗西班牙海軍。
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之初,西班牙加入反法聯盟一方對抗法國,隨後戰爭失敗與法國締結合約,這也並不出奇,在大板鴨下跪之前普魯士先就已經跪下了。可到了1796年的時候,意誌軟弱的卡洛斯四世卻聽從了寵臣曼努埃爾·德·戈多伊代的建議,轉而加入法國一方。
這就有點小過分了。
彆的不提,當時的法國可是整個歐洲君主國家的公敵,而且大板鴨王室也是姓波旁的。
卡洛斯四世真的狠狠為大板鴨拉了一波仇恨。
自然也就成為了約翰牛的敵人了。
在如此的情況下,西班牙的海軍主力艦船全留在本土還不夠用呢,怎麼可能去救援美洲?
而沒有了海軍艦隊的護送,大板鴨的陸軍也不可能遊過大西洋啊。
所以,美洲各總督府就隻能跟當初的呂宋一樣,自力更生了。
即便是英國人都也樂意見到大板鴨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