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帝王!
王守仁見皇帝陛下如此說,心裡鬆了一口氣,他是真擔心陛下要斷漢家文脈。
不過,王守仁見朱厚照答應的這麼乾脆,也一時有些意想不到起來。
自己這是被陛下耍了呀。
陛下這是故意以禁天下書院,禁自己所悟大道為借口來拉自己上他的賊船。
而陛下的目的就是要自己這些人當他手裡砍楊廷和這些清流文臣的刀。
說到底,陛下好像真跟在南昌時見到的陛下大不一樣。
那時的陛下是敢想敢做,而且是想到什麼做什麼。
但現在這位陛下城府很深啊,為除個楊廷和,把我王守仁都算了進去,明顯這位陛下不是為了好玩,而是要讓我們文官內鬥。
王守仁開始意識到現在的陛下可能沒那麼好對付。
但王守仁也疑惑陛下怎麼與之前的性情大不一樣,要不是他之前見過朱厚照,甚至都懷疑眼前的皇帝不是朱厚照。
一時,王守仁也隻能懷疑陛下這一場病是真的獲得了什麼機緣。
王瓊也和王守仁有著同樣的思索,但他現在更在意的是入閣的機會。
所以,當朱厚照說接下來商議除楊廷和一黨的事時,王瓊很積極,忙站了出來
“陛下,臣認為此事要做成大案,當應由錦衣衛羈押,三法司會審,武勳與留駐京師的邊軍校尉不宜出動,畢竟此乃內事。”
朱厚照點了點頭,他明白王瓊的意思,意思是除掉楊廷和一黨,就直接由內臣即朱厚照這個皇帝的近臣羈押,而由文官定罪,如此才不會引起大的動蕩,而如果直接用軍隊,會大材小用,也會造成武勳壓過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現象,會進一步加劇三個權力集團間的矛盾。
其實,避免因為鏟除楊廷和一黨造成三個權力集團更加失衡,也是朱厚照拉攏王瓊等文官的目的。
要不然,朱厚照早就讓江彬出動騰驤四衛對楊廷和一黨大殺特殺了。
因為現在的京師還留住有大量由朱厚照從邊鎮調來的邊軍,這可都是帝國精銳,剛在應州與韃虜鐵騎硬戰過一次的精銳,而且朱厚照是這次硬戰的指揮者,威望也很高,所以,朱厚照要想直接用軍隊橫推過去,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不是這樣,朱厚照也不會對王守仁說他可以做一個暴君。
但現在王瓊與王守仁兩人願意支持朱厚照嚴懲楊廷和一黨,朱厚照自然也不用直接出動軍隊,畢竟直接出軍隊,性質就不一樣了,也意味著皇帝是真的徹底不信任整個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
在朱厚照秘密召見王瓊與王守仁這天晚上,皇帝朱厚照與他目前最信任的幾位文武大臣經過商議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而目的就是要把楊廷和一黨徹底定性為謀權弑君的逆臣。
這裡麵,宦官集團得到的是重新掌控東廠與錦衣衛的權力。
而文官王瓊得到的則是皇帝會讓他入閣的承諾,王守仁得到的則是調入京城擔任兵部尚書,統管帝國兵權的機會。
武臣集團自然是犧牲掉了插手東廠關於內部調查與緝捕審訊的權力,但換來的卻是不被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敵對的局麵。
江彬和周琮對此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因為他們也明白因為皇帝的寵信,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如果不是陛下突然大病痊愈,通過張永這件事,他們就已知道,可能陛下駕崩後,他們就會都成為楊廷和張永的刀下亡魂。
說到底,大明的武臣到底不是唐末五代時期的軍閥,沒有地方統治權的他們根本造不了反。
當晚,朱厚照就直接讓司禮監下中旨,任命王瓊為文華殿大學士兼掌吏部。
按理,內閣大學士這種官職是要廷推的,即便是下旨任命也是由文書房太監傳諭內閣,再由內閣擬旨司禮監批紅,然後宣布任命的,如果不經過內閣的聖旨,則被稱為中旨,又叫做特簡。
朱厚照知道自己現在通過內閣任命王瓊入閣是肯定不可能的,內閣肯定不同意,而內閣首輔楊廷和甚至會因此意識到自己要對他動手而提前自殺。
所以,朱厚照直接下中旨任命王瓊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