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正德十六年殿試_重生明朝做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重生明朝做帝王 > 第二十章 正德十六年殿試

第二十章 正德十六年殿試(1 / 1)

重生明朝做帝王!

按照殿試規則,朱厚照這個皇帝不需要親自出策問題目。

一般而言,是由內閣閣臣選擇三道策問題目,然後由皇帝朱厚照選一道。

但現在朱厚照沒有這樣做,他是把自己想要出的題目告知給了內閣閣臣,然後再讓內閣閣臣照著自己的這個意思擬出書麵性即比較規範的策問題目來。

朱厚照出的題目內容是問北虜應對之策。

作為皇帝的朱厚照有意在將來收複河套、滅掉俺答部、永久彌除北邊隱患,自然需要看看這些未來帝國的執政者們有沒有關於軍事方麵的遠見卓識。

不過,皇帝雖然是主考官,但其實也不一定非得要自己把數百份試卷看完。

內閣閣臣王瓊與毛紀等大臣在這之前已被朱厚照臨時任命為讀卷官、受卷官以及提調等官,這些都是殿試時需要臨時任命的官,殿試一結束,這些官職便會自動取消,而各官則依舊回到原職。

而在這裡麵,讀卷官需要把大部分試卷判定好名次,然後隻需將前十二份試卷拿到朱厚照這個皇帝麵前,讀給朱厚照這個皇帝聽,讓朱厚照這個皇帝判定名次。

但讀卷官隻會讀前三名的卷子,如果朱厚照這個皇帝沒有意見,即沒有說繼續讀,就不會再讀,會默認就是這個名次。

這樣做都是為了減輕皇帝的工作負擔,同時也減輕大臣們的負擔,儘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現在的朱厚照有意要多了解一些新科進士,直接下旨要召見前十二名的貢士,也就是麵試,直接免去了讀卷官需要在殿前跪讀試卷這一環節。

這樣無疑更具有行政意義。

畢竟皇帝親自麵試選出皇帝自己滿意的人才的概率比隻聽其文章而選出皇帝自己滿意的人才的概率要高很多。

雖然朱厚照是第一次當皇帝,但他在前世也當過領導,也學過許多管理知識,他清楚,如果一個管理者要想管理好一個集體,就必須對下麵的人在品質能力方麵有個清醒的認識。

換句話說,皇帝不能把識人用人的能力交給底下的大臣。

朱厚照以後要想讓大明走向更加強盛,就不能深居宮廷之內,從彆人的口中知道誰善戰誰擅理財。

要想有識人之明,得先親自見過了解一個人。

所以,朱厚照要親自麵試這些貢士。

但朱厚照這個行為著實讓大臣們意外。

內閣首輔王瓊甚至因此眼角濕潤起來,他不得不承認皇帝陛下在病愈後是真的大變樣,如今還願意親自考問貢士,這換作以前,皇帝陛下是絕不會願意花精力去親自考問這些帝國未來棟梁的。

“沒想到陛下現在會如此勤政。”

毛紀也因此大感欣悅,暗想陛下之前嚴懲逆黨,手段之狠辣,不可謂不令人生畏,本以為陛下會比之前更加荒誕文政,卻未曾想陛下現在如此勵精圖治,竟要親自策問貢士。

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與秉筆陳敬等也露出了笑意,心裡暗想陛下如今的治政手段比之前更為成熟,大明或許真的要重現永樂朝之盛世偉業。

而此時,準備參加殿試的貢士們聞知進入前十二名,會由皇帝親自召見問政時,也感動很意外,都沒想到嚴刑酷法手段強硬的皇帝陛下還會如此重視他們,但無疑都一個個皆更加振奮起來,恨不能考進前十二,讓皇帝陛下知道自己的治國安邦之才,然後簡在帝心,從此青雲直上,實現人生的偉大抱負。

但等這些貢士參加殿試看到策問題目時,很多都被為難住了。

對於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八股文章的貢士們而言,朱厚照出的關於解決北虜問題的軍事策略的討論,是有難度的,畢竟他們平時就沒有機會與意識去關注這些,基本上大多數人隻能用儒家的一些經典言論來回答。

當然,也有膽子比較小害怕自己隨便抒發自己的見解而被皇帝怪罪自己不遵聖人之言而強行隻用儒家思想來套的,比如修王道、正德行、選良將這些廢話。

但朱厚照想要的其實就是膽子比較大,敢直接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新科進士。

“隻拾他人牙惠,無使國富強兵之策,無北虜當滅之言者,不宜進第一二甲。”

朱厚照在殿試前特地將內閣閣臣王瓊與毛紀等讀卷官召到禦前提點了一番。

王瓊和毛紀等自然頷首稱是,畢竟帝命不可違。

不過,這些人也因此知道皇帝陛下對北虜的態度,而決定在以後的票擬中涉及北虜之事,要儘量強硬一點,以迎合皇帝陛下。

殿前的高官們因為能近距離接觸到皇帝朱厚照,所以能掌握更多的關鍵信息,自然可以保證不輕易在整個大明官場中給自己招來禍事。

但參加殿試的貢士們則沒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不知道皇帝的目的,所以大多數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答題。

殿試隻有一天,所以,評卷也不需要等太久。

於是,內閣兩大學士即現在兩讀卷官立即出去傳旨令鴻臚寺的官員將前十二名的貢士帶進乾清宮。

然後意外就發生了,會試考第一和第二的張治和廖道南反而考到了三甲,連進入前十二由皇帝朱厚照親自麵試的機會都沒有。

而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張璁則因此進入到了前十二。

曆史也因此在這裡又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轉變。

在原本的曆史上,張璁隻是這一科的第二甲第五十六名。

但這就是朱厚照的目的,他就是要選出能臣,而不是文學家和道德家,現在不預先重用一批敢於革新除弊的能臣,將來他想改造大明都沒有行政基礎。

因為前十二名需要被皇帝麵試,所以傳臚的製度也就有所變化,由內閣大學士王瓊與毛紀親自各唱名一次後,前十二名的進士便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進入到殿內參加麵試,而其餘的則在外麵等著。

會試第一名的張治和廖道南都沒有想到前十二名的人裡居然沒有自己,一時都感到頗為震驚,他們自認自己的文章是寫的很好的。

而張璁則也感動很驚訝,因為他自覺自己寫的很不符合聖人之學要求的王道之術,而是想到難得有個機會可以向朝廷表達一下自己對俺答部日漸做大的擔憂,也就不顧一切的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來,寫的時候可謂是肆無忌憚,筆走龍蛇。

在張璁看來,反正殿試這一關也不會被淘汰,如果能讓陛下和閣臣們知道俺答的危害,即便惹怒上麵也不過是被排到第三甲而已。

但張璁卻沒想到自己卻因此進入了前十二。

張璁驚訝之餘,自然也很喜悅,心道“看來當今陛下英明,當今朝廷乃銳意革新之朝,國有再度強盛之象!我張璁有幸能逢此大治之世,定當以四十年未中科第之遺憾,儘自己之全力,以報國家!”


最新小说: 末日求生,寶媽乾架超厲害 誰說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我叔宋太宗 超弦星空 星辰為引:靈魂歸渡 校園文惡女覺醒後成萬人迷 詭秘之主:刺客歧途 惡雌裝乖,星際大佬們狂開修羅場 誘者臣服 【殺人遊戲】我想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