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也立即讓內閣下旨鼓勵民眾移民邊鎮和墾荒,且表示開墾荒地三年後再起征賦稅。
當然,鹽商們肯定不會願意就這麼失去數十年納銀開中的紅利,尤以葉家為主。
但葉家現在也不能拿朝廷怎麼樣,畢竟在大明說了算的還是皇帝朱厚照。
在開中法改了後不久,楊一清就到了京城,朱厚照立即就宣見了他。
朱厚照知道楊一清在邊務上的能力還是很好的,甚至現在邊鎮上很多官將都曾是他的部屬,而他也對邊務也最為熟悉。
所以,朱厚照一見到楊一清就主動對他說道“朕起複愛卿為三邊總製,目的不僅僅防備俺答,還有要整飭邊備,做好收複河套準備的意思。”
楊一清因此有些驚訝地看了王瓊、魏彬、毛紀、王守仁四人一眼,也明白了為何陛下集權內閣,為什麼要改開中法,對於他而言,皇帝有此雄心自然是好事,畢竟他也喜歡征戰沙場,也就直接說道
“臣謹記陛下之囑托!”
楊一清回道。
朱厚照點了點頭就問道“你在離京之前,有何建言和疑慮可以先告訴朕,朕赦你妄言之罪。”
楊一清見朱厚照如此說,便主動回道“既如此,臣便直言了,臣認為當今邊務最要緊事有三
一是熟悉邊務的人才不足,無論是巡撫官還是將官,尤其是將官,自英廟北狩後,就嚴重不足;
二是需修糧道、邊牆,幸而朝廷已重新納糧開中,邊鎮以後或不缺糧,然後交通不便,大軍難進;
三就是需要練兵,衛所兵已不能用,需募兵重新訓練,如陛下之前整頓京營一樣;
當然,臣認為更重要的還是錢糧,無論養兵還是修邊牆,都需要錢糧。”
朱厚照點了點頭,笑了起來“朕就知道你是來要錢的,說吧,你此去邊鎮練兵修邊牆需要多少銀兩。”
“全部折銀需要兩千萬兩,臣打算以工代賑,以解決無地軍戶逃逸現象,在固原到京城之間擴建出糧道來,同時興修三邊各衛所州縣水利,如今邊地旱災頻發,也日漸乾冷,而各地水利又年久失修,若不早做準備,即便納糧開中,鹽商們也不會來邊鎮屯田。”
楊一清說道。
“準!”
朱厚照現在倒也不缺錢,抄楊廷和一黨的家,讓他發了一筆大財。
楊一清有些驚愕,他本來以為陛下會很為難的,因為據他所知大明現在歲入也就兩千多萬石糧,而自己卻直接開口要兩千萬兩大力整頓邊務很明顯是有點獅子大開口,但他沒想到陛下會如此爽快。
“元輔,現在國庫很充盈?”
楊一清在出宮後特地問了與他同行的王瓊一句。
王瓊笑了笑道“你說呢,抄家抄了三個大學士,一個尚書,還有那麼多跟著楊廷和逆黨鬨事的官員,以及之前受賄朱宸濠的,陛下現在怎麼會缺錢。”
楊一清點了點頭,然後就準備先讓王瓊上了轎,他才騎馬跟了來,以示對輔臣的尊敬。
但這時候,作為一名熟悉邊務有武藝且上過戰場殺過人的他卻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當即拉住了王瓊“閣老小心!”
而這時候,背對著王瓊的轎夫突然拔出刀來朝王瓊殺了過來。
楊一清立即擋在王瓊前麵與這四名轎夫搏鬥了起來。
王瓊嚇得當場麵容失色,心想我的轎夫什麼時候被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