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帝王!
王瓊沉吟了片刻,道“陛下,既如此,臣以為,何不網開一麵,收複河套之議也彆提了,陛下現有內庫存銀上千萬兩,何不如再建一豹房,多納幾位絕色宮娥,以延子嗣。”
朱厚照笑了起來“可以,朕讓步還是會的。”
說著,朱厚照就指了指眼前的一堆奏疏“愛卿看見這些奏本了嗎,是通政司剛呈遞上來的,全是彈劾你的,還隻是今天的,不乏有要朕將你誅殺的,明日朕就令內閣毛紀禦批,用愛卿的人頭去與天下縉紳和解,再以愛卿的家財肥朕之內庫,朕從此垂拱而治,任士大夫代朕理政事,或許也能得個迷途知返的仁君之名。”
王瓊聽朱厚照這麼說嚇得不輕,忙拱手道“陛下,臣失言了,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朕治國在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同時增加外來財富收入,如此,大明方可長治久安,但眼下朝廷內外權貴縉紳皆偷安於太平之世,保守不願擴張不說,還對內不停吞食小民之利,所以,朕注定要與他們為敵的,愛卿對此有何建言,能確保朕實現這意圖?”
朱厚照問了一句,王瓊現在和他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而王瓊又是這個時代的官場精英,肯定比自己更懂大明該如何改革,他自然得問問他的意見。
王瓊思索了一會兒“陛下欲開亙古未有之盛世,欲讓小民安居樂業,臣十分感佩,以臣看,陛下要與天下權貴縉紳鬥,自不能與整個天下權貴縉紳鬥,昔日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是有漢族士大夫支持方可成功,如今陛下要麼重用宦官要麼立帝之私黨。”
“愛卿說到點子了,朕就是這樣做的,愛卿現在便是朕的私黨;
但無論愛卿還是朕的內臣們都勢單力薄,說白了,還是朕拿出的誘惑不夠,朕決定將來邊貿海貿以及礦產等利皆歸官營,而官營之利,大半用之於國用之於民,小半由朕和朝中掌權者分之,而朝中掌權者自然得是朕的私黨;
如這次河套收複後,為使其不至於無用如雞肋,朕決定到時候會以朝廷官商名義在河套開礦,以礦產之利養當地之兵,當然不僅僅是開礦,屯田與放牧也由朝廷官商負責,官商實行募股製,所謂募股,就是朕出一分錢,朝廷出一分錢,你們這些相信和朝廷一起開官商可以發財的也可以出一分錢,到時候大家分利。”
朱厚照說完後,就開始看著王瓊的反應。
據朱厚照所知,現在的大明礦禁政策還是很嚴格的,基本上放寬礦禁政策在曆史上要到嘉靖以後才慢慢放開,到萬曆年間甚至要靠收取礦稅才能增加國庫收入。
礦利嚴格來說是屬於皇帝私人的,但如今朱厚照知道自己要想拉攏統治階級支持自己收複河套,自然得讓出一部分利,讓這些統治階級覺得有有甜頭吃才行。
而且,朱厚照也知道如果他不拿出礦利吸引統治階級的話,他皇帝一個人也沒辦法開發這些礦產,就算組織官營機構去開采,也需要這些屬於統治階級的權貴官員去執行。
但如果自己個皇帝不去管,一味禁礦,收複河套後就依舊像以前一樣倒花錢募兵去駐守,這些地方要麼將來還是會被蒙古部落占據要麼就還是會被民間豪強私自開采,到時候自己沒準想收個礦稅都都會被武裝抗稅,如萬曆一樣。
因而朱厚照覺得自己不如現在讓出這部分利來,吸引統治階級與他一起開發新領地的利潤,這樣才能讓他們產生讓大明開疆辟土的動力。同時也把分利的製度確立下來。
而這樣的話,朱厚照開疆辟土的意誌才會不算是倒行逆施。
畢竟朱厚照也知道,一個統治機構的決策得附和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的意誌才能算成功的決策,不然隻會失敗。
當然,朱厚照也知道大明官員正經的俸祿收入是很少的,他覺得自己正好也可以借此讓掌權的官員多很多收入,也避免吏治更加腐敗。
僅靠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想要保證這些官員廉潔奉公是很難的,像海瑞這樣的畢竟是少數。
同時,這種分紅製,也讓這些統治階級不再因為認為大明隻是朱家的而對大明的興亡不上心。
帝國資源也要有他們的好處,他們才願意把帝國當成是自己的一份產業去維護,才願意考慮一下百姓們吃不吃的飽的問題。
所以,無論怎麼看,朱厚照覺得自己這樣做,都是會讓百姓們或多或少都能落些好處的,可能也不多,但總比沒有好,總比讓百姓倒貼錢讓朝廷開疆辟土好。
王瓊深思起來。
這個時代,商業與手工業發展才剛剛開始興盛起來,大多官員所接觸的商業模式還比較傳統,所以王瓊對朱厚照所說的募股與分利還很陌生,但他不是笨蛋,再仔細想了想後就明白了這裡麵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