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帝王!
而朱厚照則開始在房間裡踱步。
他知道就算是他先在皇莊內改革,以達到改變士紳控製基層藏匿人口的現象,也還是會遭到士紳集團的阻礙。
因為天下最底層的農民不是傻子,都知道去皇莊種田當農戶要比在士紳家當農奴好。
明顯後者好處更多,還有更廣闊的上升晉級機會。
所以,無地的農民或少地的農民肯定寧肯來做皇莊的佃戶。
這就造成客觀上會難以避免的使得士紳階層藏匿的人口流到皇莊來。
“改革不是請客吃飯,避免不了不得罪既得利益集團,朕如果連朕自己的皇莊都做不了主,那就隻能學萬曆用不乾活來反抗了!”
朱厚照如此想後就下定了一個決心,就是他必須徹底斷絕士紳集團想利用地方官府打擊自己的皇莊的機會。
“下詔,皇莊皇店所有違法犯罪事,政事堂體係官員即外朝官員皆無權乾涉皇莊皇店事務,違者以犯上作亂罪處置!”
“下詔,設立大明法政改革小組,召刑部尚書金獻民、左都禦史顏頤壽、大理寺正卿湯沐進組擔任司法大臣,推薦若乾問案循吏進組擔任司法參軍,並昭告天下,以後兩京十三布政司各級主官,所判案子不論是處死還是徒刑杖刑都得上報,最終由朕複核才可執行!”
第二天,朱厚照一到內閣,就讓內閣大臣給自己草擬了這兩道詔書。
其中第一道詔書自不必說,朱厚照要明確警告一些想試探皇帝底線的官員,他這個皇帝是要明保皇莊的。
而第二道,朱厚照則是要通過立法的方式給所有執政的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戴一個緊箍咒,小到偷竊大到殺人放火都得由按照他這個皇帝立的法律來依照執行,而且如果違背就必須嚴懲。
皇帝是大明帝國唯一具有立法權的機構。
所以,朱厚照這樣做自然是要限製百官的權力,不讓他們在判案時利用自己的權力自由發揮,要按照皇帝的意誌來判案。
其實之前的皇帝也這樣做過,不然也不會有大明律和問刑條例。
但明顯,很多官員還是在自己給自己做司法解釋,隨意利用大明律和問刑條例的漏洞隨自己的意誌去懲處治下罪犯。
朱厚照要把司法解釋權握在自己手裡,所以,他決定以後給予犯案者訴訟權。
當然,他這個皇帝自己判決的案子,刑事訴訟自然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可以拒絕訴訟維持原判,而最終限製的依舊是官員的權力。
“遵旨!”
王瓊和魏彬等開始擬起旨來,他們不得不承認陛下這是越發的要以法治國而不是以德治國,或者說是儒家所倡導的以孝治天下。
“陛下,此舉臣擔心會遭到底下官員大舉反對,執行起來甚難,秦時便因以法度要求地方官,使得許多六國留下來的貴族對此甚為不滿,而導致反秦者甚多,以至秦亡,所以,有漢以後才無為而治,甚至獨尊儒術,強調以孝治國,如今要地方官員依陛下之法,等於使得地方官員無法為非作歹,鄉紳自立之鄉約家法也不能用,勢必造成很大的阻力。”
王瓊不得不向朱厚照說了自己的擔憂,他現在已經是被文官士紳定死了的奸臣,隻能做保皇黨,跟著皇帝走,所以才不得不說實話。
朱厚照點了點頭“愛卿說的是,雖然阻力會很大,不代表我們不做,從上而下的改革從來就沒有那麼輕鬆的,我們先把調子定好,做好準備,接下來就開始按照這個目標去造勢,總有水到渠成的一天的,法先立起來,大明這麼多官員總有些忠臣良將願意尊崇國家憲章!”
“陛下說的是,臣這就擬詔書”,王瓊回了一句。
……
“堂下王大柱,見了本中丞,你為何不跪!”
古時,監察係統即禦史一類的高官多被稱為中丞,蓋因最初這類官的最高級官員叫禦史中丞。
而巡撫大多兼任都察院的高級禦史職務,所以也都被稱為中丞或自稱中丞。
此時,章拯便這樣問起王大柱來。
王大柱回道“陛下下過聖旨,我們近衛軍的戰兵見了官老爺不用跪,不但不用跪,還要跟那些讀書的人一樣,你們還不能隨便處罰我們,得讓我們五軍都督府同意才可以。”
王大柱沒有說錯,朱厚照確實下過詔書,近衛軍官兵以國士待之,見官不跪,包括退伍官兵,可用錦繡,可敘官職,且若犯法,地方官要處置得先行文五軍都督府,再由五軍都督府核查明白,剝奪官兵軍人身份,才能由地方官處置,如同有功名的士子一樣。”
但章拯根本就沒想讓王大柱活過今晚,又因為打心眼裡不願意承認王大柱這樣的武夫可與自己士大夫相提並論,也就故意當做沒聽見,隻道“放肆!本官讓你跪就你跪下!”
“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