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做帝王!
因為朱厚照要砸五百萬兩白銀的巨款修一條從蘇州到寧波的路,刺激得蘇州城再一次經濟繁榮起來。
“陛下,現在來蘇州注冊的商戶比上個月增加了五百餘家,照這個速度下去,蘇州城的商稅隻怕要突破三百萬兩大關,到時候是真的成了蘇州往年糧賦的三倍之數。”
丘養浩笑著回了一句。
因為這件事,他的心情可以說是十分不錯。
而且,現在的他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最幸福的知府官。
因為唯獨他所管轄的蘇州府有自己的稅務局和府級國庫,而且可以征收是以往七倍的商稅,甚至他自己的府庫還能按照陛下新製定蘇州府與朝廷太倉稅額分成比例分得差不多要每年六十多萬兩的稅銀。
所以,丘養浩現在不用搞耗羨這種附加稅就能獲得每年數十萬兩白銀的地方公款收入。
這個數字在這個時代對於一個府而言可不是一筆簡單的數字。
要知道很多府連需要上繳太倉的正稅收入都沒有這麼多。
按史料記載,一個巡撫靠耗羨增收一年也不過才掙的二十多萬兩白銀,這二十多萬兩白銀得用來養幕僚差役等各自地方支出。
而現在丘養浩自己有六十多萬兩白銀公款收入,自然是極為闊綽的,闊綽的程度是一個巡撫的三倍。
這也使得丘養浩乾脆直接取消了耗羨,且嚴禁蘇州地方攤派耗羨。
畢竟他的蘇州府有的是錢。
而也因此,蘇州府的底層百姓負擔是大幅度降低。
而蘇州府的官吏也沒有什麼怨言,因為這六十多萬兩白銀撥下來,比之前靠耗羨掙的的那些銀子要多得多。
甚至因為丘養浩製定了一係列與獎金額外俸祿補貼掛鉤的績效指標,使得這些胥吏為了多掙些銀子,還不得不態度大轉彎,積極為蘇州民眾服務起來。
霸王餐也不敢吃了,害怕丟飯碗。
遇到犯罪案件也不拖延了,有時候飯都不吃都跑出去辦案。
而如今,因為商戶的增加,使得商稅收入的數字還會再漲,所以丘養浩很高興。
尤其是當他一想到自己這官當的是既能讓百姓減輕負擔又能讓胥吏清廉,還能不停地增加自己的上繳稅收的政績指標時。
這讓丘養浩心裡更加熱衷的想繼續做好一個蘇州知府。
有時候他甚至都有些不想升遷走。
當然。
丘養浩更滿足的是,他自己的家族也因為替皇帝經營大明東印度公司獲得了不少好處,這讓他更加覺得自己要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做好一個為蘇州民眾服務的好知府。
朱厚照看著丘養浩這春風得意的樣子,也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