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離開才幾天,牧良鎮的人怎麼了?
等到第三次再看見差不多的情形時,康豪連已經到了眼前的馬車都沒心思招呼,就湊了上去。
這是三個和讀書識字完全不搭邊的半大小子,掛著的鼻涕還沒擦淨呢,就湊一堆圍在一塊大石旁邊。
石頭上很細心的擺著兩張紙,紙上有字,康豪卻不認得。
但三個小子卻很熟練的各自指著自己一旁的字跡
“看我這個,寫的是中塔街青煙巷三排十六號。”
“對對,就是這幾個字,我的是上塔街,這兩個字是塔和街,一樣的字呢。”
另一個小子也不甘示弱,指著另一處說道“還有巷、排和號,還有數字,好多處都重複寫著的,讀的一樣、寫的也一樣。”
三人一起歡呼“是啊是啊,這樣,咱們果然就認識字了啊。”
康豪目瞪口呆,那些紙張上書寫的字……他這個在衙門當差的人都不認識,這些人、這些孩子們是怎麼學到的?
就在康豪回不過神的時候,另有兩人也停在三個小子身後。
其中那個老者開口,溫和的問三個半大小子“三位小哥手上的紙張,可否給老朽一觀?”
康豪看去,臉色瞬間就是一僵。
這老者他認識,他們延浦鎮的名人,前朝官員,秦家家主秦睿。
三個小子齊齊回望,見一個身穿長袍、麵色和藹的老頭,頭巾戴的端端正正,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領頭一個年齡大些的拿起自己那張紙,遞過去的同時,還提醒道“小心些,這是兩文錢買的,貴著呢。”
“是,老朽一定小心。”老者笑著點頭,把紙接過來很快掃過,扭頭問身邊一個年輕人,“你可認得這筆跡?”
年輕人就著老者的手已經看過,聽得老者問話,又探頭看了看石頭上攤著的另一張,很肯定的說道“應該是大哥的字跡。”
老者不置可否,把紙還給半大小子時,問道“你們認字的紙張怎麼書寫內容不一樣,是否還寫有其它內容的?”
“有啊,”年紀小的那個搶答,“一共五張,寫的都是咱們牧良鎮的街巷名稱。都買下來的話,需要五文錢。我們三個好說歹說磨著家裡,才湊了四文,買了兩張。”
“哦,”老者答應一聲,商量道,“我給三位小哥十文,你們去買齊五張,這兩張送我如何?”
“真的嗎?”三個小子差點兒蹦起來。
老者衝著身後一個小廝點頭,那小廝上前,從錢袋數出十個銅板,遞給被天降好事砸暈了的小子。
老者收起兩張紙,鄭重疊起來,還衝康豪點了點頭,帶著兒子和小廝離開了。
回神的康豪連忙拉住年紀大些的小子,一邊遞出一枚銅板,一邊問道“這些紙上書寫的街巷名稱是做什麼的?你們為什麼要花錢買這個?”
“你不知道啊?”那小子甚是驚訝。
“不知道啊,我出去辦差十幾日,那時好像還沒這事兒呢。”康豪說道。
“這樣啊,難怪了……”三個小子嘰裡呱啦一通解釋,不但康豪聽明白了,就連距離他們不遠的連巧珍也聽了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