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了好一陣子,茶也喝下去一盞,袁冬初記著寫計劃書的事,尋了個說話的空當,試探問道“之前說的書寫文書之事,不知安排在哪裡?”
方大太太撫了撫額頭,笑道“瞧瞧我,和袁姑娘聊得投機,倒是把正事忘了。”
說著,看向卓靜蘭“靜蘭和袁姑娘年紀相仿,去靜蘭院子吧。女孩子家的,一起說話做事隨意些,陪著我們這些年長的,難免拘謹。”
“多謝大太太體恤。”袁冬初起身致謝,那樣子,是不打算坐回去,準備立即開工的。
方大太太自然知道事有輕重緩急,兩家相處聯絡感情是一方麵,辦正經事,卻不能落下。
話是這麼說的,方大太太卻不急著讓她走,而是示意她坐,轉頭招呼侍立一旁的劉嬤嬤“把那對纏絲瑪瑙鐲拿來。”
袁冬初心下了然,這是方大太太要送見麵禮了。
雖然知道,但人家沒有明確表示之前,確也不好說什麼推辭的話,隻得重新坐下。
大概東西是早備好的,劉嬤嬤轉身一個來回,便捧著一個托盤出來。
方大太太從上麵拿起一對瑪瑙嵌銀絲手鐲,伸手招呼袁冬初“過來讓我瞧瞧,看合不合適。”
“這個……”袁冬初遲疑著,方大太太催促,“來啊,不是還有事要做嗎?”
袁冬初不好表現的太小家子氣,終究還是邁步上前。
方大太太拉著她的手,順勢就把其中一隻鐲子套在她手上。
隨即端詳著笑道“瞧瞧,我就說這個顏色花式,最適合女孩子吧?瞧瞧,多喜氣。”
套在袁冬初手上的是一隻紅瑪瑙手鐲,色澤火紅,斑駁的火紅肉質,和稍顯清潤的底色相映成趣。
更有雪白銀絲順著這種斑駁,鑲嵌出的梅枝紋絡,讓整隻鐲子看起來精美絕倫。
袁冬初另一隻手放在鐲子上,想要取下來,卻是被方大太太按住“帶著帶著,瞧瞧多合適。難得我和袁姑娘合眼緣,送這個,倒是顯得禮輕了。”
“這個……太貴重了,我們這樣跑船的身份,帶著也不合適啊。”袁冬初還想再努力一下。
“小孩子家的,說什麼呢?”方大太太嗔怪道,“怎麼好隨便說這樣的話?以袁姑娘的才乾,跑船隻是暫時的。這兩隻鐲子,如今看著精美,怕是過不了多久,這樣的物件和姑娘的身份還不配了呢。你若著實嫌棄,我就不好太勉強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再推辭就有些不妥了,袁冬初便也縮了手,忙退開兩步,蹲身行禮感謝。
“來來,把這隻也帶上。這個顏色,隻適合女孩子們帶著,漂亮喜氣。”
另一隻手鐲質地一樣,配著不一樣的紋路,梅枝圖案卻是稍有變化,但韻味基調渾然一體。
這樣的工藝,不說彆的,光打造鐲子的工錢就不是一般人能付得起的。
隻不過,這麼高檔的飾品,配著她這一身的衣裙,怎麼看怎麼不搭調。
托盤上還有一支瑪瑙銀絲簪。
同樣質地的瑪瑙,用銀絲嵌出同樣的梅枝紋樣,方大太太指使著劉嬤嬤“把這個也包起來,送靜蘭房裡,和袁姑娘的物品放一處。
劉嬤嬤順手取過一隻匣子,看匣子的尺寸,不但可以放得下簪子,兩隻手鐲應該也是一起的。
這邊東西還沒包好,卻是聽到門外有小丫鬟的聲音響起“奴婢見過姨太太,見過三小姐、表小姐。”
緊接著,就有丫鬟進來稟報“姨太太、表小姐和三小姐來了。”
方大太太和許氏麵上不顯,卓靜蘭卻是皺了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