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具體情況,還是現在袁冬初講給他聽的。
袁長河感歎良久,甚至麵前的稀罕飯菜都失去了往日的味道。
“真是沒想到,咱們這樣的小人物,居然也能和相爺的親族有了瓜葛。”過了好一陣,袁長河的心緒才略有平複。
這也難怪他,通州廖家老太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那是多高的身份?他一個做了半輩子船工的人,居然有幸能接觸到如此人物的家族。
世事無常,果然不是一句空話。
…………
第二天,袁家父女二人大早就起來。
廖家送往坪州府江榮縣的節禮還在昨日回來的船上,另外,誠運投遞收攬的包裹也有不少需要繼續運送投遞。
原本的計劃,貨船到達牧良鎮後,休整一晚,第二日一早,誠運投遞的那條船繼續行駛,牧良鎮的運字一號同行。
運字一號船所攬貨物,同樣要運往坪州府。
接下來的常規運輸,袁冬初自然不用跟船走,卻得過來照應一些事情。
袁長河更是運字一號貨物的經手人,必須出麵打理。
所以,父女二人並不得閒,趕早起來,洗漱之後,便趕往碼頭。
如今,他們家在牧良鎮,到底方便許多。走不多時,碼頭已然在望。
兩人來的挺早,袁長河自去忙碌,招呼自家船工和裝卸工各就其位,做啟程前的一應準備。
還有一位比他二人來得更早,大約是搭乘了最早的擺渡小船,秦向儒早早就在碼頭一邊的棚子裡坐穩了。
袁冬初和秦向儒打過招呼,上船再檢查一遍剩餘投遞包裹。
碼頭也漸漸喧囂熱鬨起來。
這時,顧天成才打著哈欠、伸著懶腰,溜達著踏上碼頭。
他要跟船走的,隻在家住了一晚。
自家地盤上,不但兄弟眾多,做事也不用過多叮囑。顧天成即使出來晚了,也沒急著去看兩條船準備的如何,向他們一向歇息的棚子走來。
彆人還沒見動靜,秦向儒先就迎了上去。
拱手見禮之後,都不等顧天成回禮結束,便忙著問道“天成,你這趟不走行不?不是劉大哥會跟船嗎?”
秦向儒說的劉大哥就是劉啟元。
“那哪兒行?”顧天成一邊招呼他往棚子裡走,一邊說道,“咱還有好些個包裹沒送呢,他又不能做記錄。”
送包裹的流程,秦向儒自己就是參與者之一,當然知道。
攬到的包裹不是送出去就完事,雖然領件時已經有過分揀和記錄。但每到一地,投遞之後的回執,投送若有波折,一樣需要記錄清楚。
雖然知道,但秦向儒還是建議道“讓小滿陪劉大哥一同去便好,他認字認得極好,也能簡單書寫幾個字。實在寫不來的,他能用圖標和記號表示。”
說著話,兩人已經行至棚中,有幾個等活兒的兄弟正在閒話,見顧天成進來,紛紛站起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