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就事論事,絕不參雜彆的私人因素,岐鎮船塢的手藝真不行,他都瞧不上。
不過,能借此表示一下對周山不專業的鄙視,他也很高興就是了。
“那就送去通州?”顧天成很不確定,他和袁冬初剛從通州回來,這麼大的事,總得有個有分量的人前去才是。
他轉過實現,征求袁冬初的意見。
“眼看著就要過年,”袁冬初也很糾結,她挨個兒把圍坐一起的人看了一圈,最後定格在秦向儒身上。
“按說這麼專業的事務,應該懂行的人全程負責才好。但秦公子若是往通州去,剩下彩蘭一人在家……著實不好。”
袁冬初的意思,秦向儒有理論知識,全程跟船大修,能在鴻江船廠師傅手中學些技藝,對他們來說,相當於一次有力的職業培訓,有絕對的好處。
但眼看著就要過年,古代生活節奏慢,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置辦年貨,現在把秦向儒派出去,很有資本家和大地主盤剝勞動力的意思。
“要不,還是找個地方把船停靠下來,大修的事,年後再說吧。”袁冬初說道。
“太久了吧?”劉啟元皺眉,“要不,我先帶人把船送去鴻江船廠。反正年前也做不了多少事,年後秦公子再來接手這事兒。”
顧天成剛要說話,卻被秦向儒搶先了“船送去之後,得和鴻江船廠的人確定維修事項。”
這些事,劉啟元是真不在行。
這時才輪到顧天成,他問秦向儒道“若你去了,年關時節,留嫂子一人在家不好吧?”
他看出來了,秦向儒並不抵觸這時節去一趟通州。
“我……”秦向儒遲疑著說道,“我回去問問,說不定她願意去通州看看。若她不願去,不知袁姑娘是否願意去我家陪她一段時間?”
“那就妥了。”這句話是袁冬初和顧天成一口同聲說出來的,引得眾人齊齊投來異樣的眼神。
袁冬初頗有些惱火的瞥了顧天成一眼。
她是知道周彩蘭對通州的繁華很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加上周彩蘭很重視秦向儒所做事務,應該不會做拉後腿的事。
可顧天成這家夥,怎麼也來了這麼一嗓子?
顧天成則一臉搞不清狀況的表情。
裝的真像!
眾人再齊齊鄙視。
顧天成裝過之後,嚴肅說道“這事兒也行,把船送去鴻江船廠,做些簡單的交接,景文可以和再水等人乘咱們的船一同回來。”
飄在外麵……不對,是派在外麵的兄弟們。
他們離家忙碌幾個月,當然要回來過年。誠運計劃中便有這件事,年前會走一條空船,沿河把各處兄弟們稍回牧良鎮。
周彩蘭本意當然是想去的,但這個時候著實不好出遠門。
她本來還有些猶豫,但秦向儒對她說出全程跟船、觀看修複過程有多重要之後,她就更猶豫了。
隻不過,這次她猶豫的是,是否隨秦向儒一起去通州。
很想去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