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閨女麵上都是親近的笑容,看著平靜閒適的很,袁長河心下也是一鬆。想來通州的事不大,起碼在閨女看來不大,一定難不倒她。
袁長河還是沒忍不住,尋了個間隙,問道“怎樣?通州的事,你是否已有打算?”
父女兩人還沒說兩句話,他們身邊便又圍上來幾人。
劉啟元也站在袁長河旁邊,看那樣子,隻等袁冬初有什麼吩咐,他便立即去辦。
袁冬初的確有要求,正好老爸詢問,便也順著說道“咱們的兄弟中識字比較好的,尋幾個立即能跟船走的,最好能有五六個,去通州救個急。”
劉啟元這邊還摩拳擦掌,像是無論怎樣的要求,他都能滿足。
可一聽這話,卻是為難了“識字好的兄弟,都派出去各地當投遞行掌櫃了,剩下的……”
劉啟元無奈的攤了攤手,接下來的話沒出口。大庭廣眾之下,不好太埋汰自家兄弟。
袁冬初哪會不知道這個情況。
她說道“那就在矬子裡麵拔將軍啊。咱們還要繼續下設投遞分號,掌櫃一樣得派自家兄弟,就在這些人裡麵找就是了。”
劉啟元心下疑慮,但時間緊,卻不是掰扯清楚的時候。
既然袁冬初能找這些人,想來以她的行事風格,應該有把握。
於是,劉啟元不再說什麼,立即喊小滿“小滿你辛苦一趟,兄弟們識字的事兒你都知道。去看看誰能即刻動身,就說我說的,讓他們馬上收拾行李,來碼頭報到。”
小滿站在袁冬初身後,就等這句話呢。聽到劉啟元放了話,拔腿就走。
這邊劉啟元才繼續表達他的困惑“通州那邊需要分撿包裹的人吧?隻是,分揀這事兒得識字啊,牽扯到各地的地名,生僻字較多。
“留在牧良鎮的兄弟,認字的事情上,本來就差些。如今讓他們去分揀經常有生僻字的包裹,不要反倒給潘再水添亂吧?”
“不會,”袁冬初很篤定的說道,“他們隻負責二次分揀。限定區域之後,個人需要辨認的地名就不多了,多看幾遍就能熟悉。
“隻要用心,這麼點事情一定能做好。把這趟事情做下來,對他們也是一種鍛煉,以後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劉啟元雖然不知道二次分揀是什麼意思,但也心下大定,欣然問道“這麼說,袁姑娘已經有解決辦法了?”
“算是有吧,”麵對劉啟元的信賴,袁冬初略顯尷尬的笑了笑,說道,“總的來說,還得大家齊心協力、以人數取勝,才能把事情做好。
劉啟元一點兒沒覺得人數取勝有勝之不武的嫌疑,很放心的說道“隻要能把事情解決了,把能力有限的人用好,也不簡單了。”
袁冬初想到接下來,各個投遞行都會增加的投遞量,建議道“咱們這邊,也得儘快把普及認字的範圍擴大些。必要時,和秦家溝通一下,在易水縣和彆的地方也選些人,用注音法認字。接下來,投遞行還會繼續增設,咱們自己的人怕是不夠用。”
劉啟元連忙點頭答應。
想他們當初,和顧天成一起暢想將來,說什麼要買船,要做河運,要把自家河運行貫通大河的第一大船隊。
但那隻是一些模糊的想法,根本沒有具體的實施步驟。
但袁長河家的這位大小姐卻不然,自從她摻合進來,他們兄弟的模糊想法,很快就清晰起來。
經她手興辦的投遞行,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延伸,總號、分號,州郡和城鎮村落,投遞店鋪逐級排布下去。
再由包裹轉運員從中聯絡,讓誠運南北擁有了傳輸最快的消息渠道。
投遞行和河運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
這次通州郵件暴增事件,其實是個絕好的、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隻要能妥善應對下來,誠運投遞以後的運營量,定會再上一個台階。
前景廣闊著呢。
這位大小姐,才是天生乾大事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