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也有這個打算,並且已經給顧天成和袁長河帶信,正在等兩人的回音。
薑成華和陳子更一聽,大喜過望。
津州和京城沒多少距離,騎馬的話,一天時間能輕輕鬆鬆走個來回。誠運投遞甚至可以走陸路,在京城設置投遞線路的終點分號。
那時,顧天成作為誠運的大當家,時不時的來津州和京城投遞行巡視,大家歡聚一堂,在京城第一酒樓暢飲。
多麼逍遙、多麼暢快的場景!
袁冬初哪知道這倆貨隻是高興能和顧天成吃肉喝酒,還挺鄭重的對兩人表示感謝。
若是津州開設投遞行,有這兩位從中協調,自然事半功倍。
雙方商定之後,薑成華兩人便帶著各自的小廝、長隨,打馬返回京城。連欽差吳大人都給他們拋在了身後。
而秦向儒和周彩蘭,對張春生的奇遇相當無感。
他們小兩口滯留通州,隻是為了和秦管事碰麵,交代蘸水筆的製作和經營事項。
手工上的事情,秦向儒雖然實際操作比不了上等工匠,但他至少已經入門,有書籍做輔助,算是大半個內行。
蘸水筆作坊由廖家管事管理,但周彩蘭掌管整個蘸水筆生意,由秦福代理職責。這麼算下來,廖家管事算是秦福的下屬。
具體的合作條款之前已經敲定,現在就是把秦福推出來,代替周彩蘭管理這個生意,按照袁冬初的既定思路,不至於開始經營時走彎路。
蘸水筆專用墨水的研製,則是秦福全權負責。但拿了廖家銀子,秦福需要定期給廖家彙報研製進展。
事情全部交接給秦福,秦向儒小兩口便也整頓行裝,打算回牧良鎮了。
秦福這幾天也是硬往下消化這些內容。
秦睿接到秦向儒的書信,信中說的簡單
周彩蘭需要掌管一個和廖家合作的生意,但因生意有了些變化,以周彩蘭的能力,恐怕無法駕馭。詢問秦家能否派一個善於管理的管事來通州,把這個生意接下來。
信裡還隱約提了提袁冬初,沒說太多。但秦睿立即把握到,這就是那個女子的主意。
自己兒子什麼性情他很清楚,和廖家合作的生意,居然讓兒媳婦周氏掌管?
估計那女子原本就是想用秦家的人吧?說不定還想借秦家的勢。
即使知道,秦睿也不能不答應啊。
一個原因是識字典籍。
秦家現在雖然還在延浦鎮,但往來信件卻多起來了。有些路過的舊識,或者有點身份的人,都會拐道易水縣滯留一下,遞帖子拜訪。
秦家現在的光景,比之這幾年,好了不知多少。
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當今皇上重視識字典籍。而識字典籍,完全是人家袁冬初給他秦家的機會。
現在河還沒過,橋堅決不能拆。
再一個原因,就是這個生意本身了。
信中沒提做的是什麼生意,但提到了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