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啊,這麼點時間,是不是還睡了一覺?”在東廂房,卓靜蘭頗有些酸溜溜的問道。
東廂房的格局和陳設和西廂房一樣,卓靜蘭正站在當地,在丫鬟的幫助下,整理有些褶皺的衣襟。
袁冬初並不搭她這個茬兒,繞著她看了看,笑著說道“你這不也挺好的嗎?走吧,若大太太已經收拾妥當,我們這便過去。”
卓靜蘭把自己料理好了,才上下左右的打量袁冬初,一邊還說道“真有你的,我什麼時候也能像你似的,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影響吃飯睡覺。”
卓靜蘭隻是有點興奮,她來這裡可不是日常的後宅女眷走動,她是來做事的。
以後慶州境內的投遞行,便都歸她掌管。彆說她一個女子,便是大家族的大管事,也難得有這樣的機會。
她能把投遞行做好,便是在吳家,也算是有用之人,不能把她當後宅吃閒飯的小女子看待了。
照著吳家的意思,有誠運投遞行在大河沿岸做打點,誠運南北的河運很快便能做起來。
吳家能和誠運牽上關係,日後轉運糧食之類的事務便能多得便利。
免得每次到秋收和開春的繁忙季節,吳家需要和一些大戶拚搶運糧船,還得經常給官運讓路。
所以,投遞行這個活兒,無論如何,她必須得做好。
若是做不好……嗯,那就像潘再水那樣,求援唄。反正她總是誠運的一份子,管的也是誠運投遞的一部分,袁冬初一定會幫她解決。
妥妥的沒問題。
雖然她已經把前前後後的事情都想開了,但還是忍不住要惦記。
袁冬初理解卓靜蘭現在的狀態,也沒多說什麼。這種事勸也沒用,等經曆的事情多起來,手頭事務忙碌起來,這些情緒自然就沒了。
她隻是催促“走吧,一會兒趙太太來了,難道還讓人家過來請咱們不成?”
她和卓靜蘭剛在方大太太房裡坐定,沒說兩句話呢,趙太太果然就到了。
有了短時間的歇息,趙太太不怕打擾到她們,她還帶了兒媳段氏和女兒曾茹。另外還有一個比曾茹稍大些的姑娘,說是曾大老爺的庶女,名叫曾秀婉。
幾個人一進屋,再有趙太太的貼身大丫鬟和嬤嬤,立即讓房間熱鬨起來。
袁冬初和卓靜蘭跟著方大太太站起迎接,一番熱熱鬨鬨的見禮寒暄,眾人重新落座。
兩位長輩在上首就坐。
趙太太很認真的看過卓靜蘭和袁冬初,收回目光時,和方大太太感歎道“咱們這樣的人家,不論男女,隻要有出息,咱們當長輩的都歡喜。但女子想做些事情,卻著實不容易。靜蘭這孩子是真的出息了,比咱們都強。”
方大太太笑道“你可彆高看了她,她就是跟著冬初起哄的,能不能做好還真不好說。”
卓靜蘭也是被趙太太說的有些尷尬,她身邊還坐著真正能乾的袁冬初呢。對麵則是曾家兒媳和女兒,年紀都不大。
袁冬初暫且不說,是自己人,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但當著曾家兒媳和女兒說這樣的話,人家不要麵子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