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卓靜蘭服氣了。如果漆器能做到袁冬初說的品質和名氣,好像賣出多一倍的價錢,她也能接受了。
她還因此生出些豪情壯誌來“那咱們的投遞行呢,也是能做成品牌吧?”
“當然能。”袁冬初說道,“所以,誠運投遞要做到投送快速,儘可能的不出差錯,更要值得信賴。
“即使日後有彆的商家介入投遞業,咱們也要給主顧一個感覺誠運才是投遞的首選,才是最值得信賴的。”
袁冬初衝著卓靜蘭堅定的點點頭,“所以,搶占先機很重要。就比方說慶州,如果吳家有意加盟投遞分號,慶州投遞行攬收和配送穩定之後,便能開設加盟分號了。爭取借用吳家的財力,儘快讓加盟分號覆蓋慶州境內。”
聽袁冬初這麼說,卓靜蘭到有點遲疑了“要不,誠運自己的投遞行有一定規模之後,再招募加盟分號吧。
“我們自己的投遞行剛開張,招募太多加盟分號,會不會發生喧賓奪主的事情?”
她希望能像袁冬初那樣出來做事,而袁冬初也相信她,讓她管理慶州整個州郡的投遞業務。
但若因為她,吳家把持了慶州的投遞行,反而讓誠運丟了慶州的投遞線路。
到那時,她怎麼有臉再見袁冬初?
袁冬初很欣慰卓靜蘭的職業態度,她笑道“不用擔心。不管慶州、還是其他地方的加盟分號,就算想喧賓奪主,他也得有轉運和配送渠道啊。沒有相應的運送渠道,投遞行根本不可能維係下去。”
更何況,誠運投遞是被朝廷認可了的。雖然說朝廷很不介意誠運有個競爭對手,不要形成壟斷。
但在投遞業沒穩定下來、沒形成規模之前,朝廷一定不願過早出現相互傾軋、相互拆台的事情。
萬一一個不小心,競爭者沒扶持起來,反倒徹底把這個行當給攪黃了,那才叫得不償失。
而且袁冬初也有信心,這個時代的人,根本沒有快遞物流的經營意識。若沒有借鑒,那得走多少彎路,才能把快遞業經營起來?
她雖不才,在快遞方麵並不很專業,但這個不專業,那是和現代相比。在這個時代,她這點粗淺的物流運營意識,已經是最頂尖的了。
即使有競爭對手,那也得誠運投遞把路子淌出來,對手抄底照搬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做到盈利。
卓靜蘭當然沒想這麼多,但她知道轉運、投遞和配送流程。吳家在慶州勢大,但想做投遞事務,還得依靠誠運的投遞線路。
心下恍然,她的情緒也雀躍起來“若是這樣,投遞行孫掌櫃和吳家管事接觸時,便給他們露個口風好了。”
袁冬初點頭“這樣最好。”
有財力雄厚的人幫忙拓展投遞區域,何樂而不為呢?
卓靜蘭當初想參與投遞事務,她和顧天成便是看好吳家在慶州的財力和影響力。
誠運要的是貫通大河上下遊的投遞線路,吳家則是為了讓家族多一份穩固的經營,並且更便於管理吳家在各地田產。
既然雙方各有所需,大家就不要耽誤時間,儘快把投遞範圍覆蓋下去才好。
可以預見,慶州這一塊會很省心。隻要卓靜蘭對加盟分號的監督和管理到位,慶州的投遞業務將是整個線路發展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