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距離慶州投地行不遠的街邊,停下兩輛馬車。
前麵的一輛,一個丫鬟掀起車簾,露出吳家太太的身形。
吳家太太身旁稍後的位置,坐著卓靜蘭和趙太太。
袁冬初昨天的提議,可以說正合和吳家心意。
在曾家趙太太的上房,吳家太太閒談時,詢問投遞行的開業生意。卓靜蘭隻給了個隱約的話頭,吳家太太便接下了。
午飯後稍事歇息,便在吳家太太的提議下,趙太太、卓靜蘭陪著她來到這條街上。
袁冬初正在大堂的隔間,絲毫沒注意街對麵停下的馬車。
當街對麵馬車的車簾掀起,車裡的人向投遞行張望時,招呼客人的張二柱便眼尖的看到了。再做留意,居然看到馬車裡還坐著卓家二小姐。
張二柱現在也是經驗老道、能沉住氣的人了。當下就像什麼都沒看到,隻顧招呼著一位客人。
把人帶到一張台席前,他卻沒再去門口照應,而是轉去了隔間,告訴袁冬初,卓家二小姐在外麵。
袁冬初聽得挑眉,這麼配合的嗎,那她要不要前去說幾句話呢?
嗯,那就去一下吧。
作為投遞行的主事人之一,而且還是個女子,有貴人上門關注自家生意,她理應上前行禮問安。
想好了,袁冬初便帶著婉兒和陳嬤嬤走出店門。站在台階上看了看,徑直向對麵的馬車走去。
袁冬初剛出現在門口,車裡的卓靜蘭便看到了,低聲給吳家太太介紹“那個穿天青色衣裙的女子,她就是袁姑娘,是誠運投遞的主事人,我們都叫她冬初。”
袁冬初走上前來,對馬車裡的人笑一笑,先給趙太太行禮。
趙太太擺手,剛要做介紹,吳家太太卻是笑道“可彆,咱們車上車下的,說話頗不方便。既然到了門口,不如進去看上一看。”
說著,再問袁冬初“不知是否打擾袁姑娘做事?”
袁冬初連忙欠身“貴人不嫌棄,誠運投遞感激貴人才對。”
車簾放下,車夫牽馬橫穿街道,兩輛馬車停在投遞行門前,那位置,竟是把投遞行門前的路都擋住了,有氣勢的不行呢。
投遞行偶爾也有富貴之家的管事光顧,時不時的也能停上一輛馬車。
但這種規格的馬車,又是這種停法的,卻隻見過這一次。兩輛馬車車身寬大結實,一看就是豪富之家所有。
再看車上下來的人,也讓人大感意外。
幾個衣著華貴的女眷,踩著腳凳下車。然後被丫鬟仆婦簇擁著,款款走進投遞行大門……
這……怎麼看也不像捎信捎物的,反而更像串門走親戚來了。
就在各種的好奇注視下,孫掌櫃和張二柱迎上前來。
張二柱自然不知來者來者何人,他隻認識卓家小姐。但孫掌櫃、還有店裡一兩個夥計卻是見過吳家太太,驚訝之下,慌忙上前行禮問安。
掌櫃如此重視,還有自家二小姐低眉順眼的隨侍一旁,其他不知道吳家太太何許人也的夥計,也是個個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