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驚豔之後,眾人靜下心來,再相互看看,麵上都有些訕訕的。
原本被她們看不上的貧家女子,現在卻被她們圍在中間,身為上層圈子貴女的他們,實在太尷尬了。
無論現場每個人心中有什麼想法、願不願意承認,今日的宴會,最具才華才乾的,無疑便是袁冬初了。
文玉章更是無話可說,事到如今,她也不再勉強自己,回過神之後,一揚下巴,轉身便走。
她繼續留在這裡,也是被人可憐、被人看笑話的結果,還不如去杜家花廳。
和那些長輩在一起,她可以不言不語,做個乖乖女。
她的身後,文家的丫鬟婆子,一個個的慌忙跟上。
劉明玉等人卻是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沒多少時間讓她們糾結,文玉章剛離開,杜家的管事嬤嬤便來傳話午宴已經準備妥當,有請各位尊貴的小姐入席。
雖然飯後還有點時間,可供女孩子們繼續交流,但文玉章哪裡還有這等心情。
其他人看她臉色,加上心裡都有事,也都蔫蔫的,把午後的這段時間敷衍過去,很快便散了。
杜家的這場宴會可謂是失敗之極,她們不想得罪文三小姐。但文三小姐這次在杜家,絕對有了很大的心理陰影,以後怕是再也不會踏足杜家門檻。
但從另一方麵來看,這次聚會卻也算成功。
袁冬初那首飽含譴責的“蠶婦”小詩,和她書寫的那段淺顯易懂、但卻異樣流暢的短文,很正經的擺上杜家家主的案頭。
再拿出誠運投遞贈送的代購名錄,對照那些之前並不在意的圖文解說,若換成他們自己來寫……貴人們赫然發現,自詡飽讀詩書的他們,很多物品的說明,在遣詞用句方麵,居然真比不上那個船工出身的袁冬初。
不但如此,宴會之後,還有多家學子詢問杜家這場宴會中,誠運投遞那位袁姑娘,是否的確寫出過精彩詩文。
更有一些府上,吩咐自家管理庶務的子弟和管事,專門抄錄熟記誠運代購名錄的說明,學習名錄上的遣詞用句,是怎樣做到既精練又明白無誤的。
杜家女眷的注意力卻是在袁冬初的手工上。
宴會之後,杜瑞華等年輕女子並未拆解袁冬初那簇手捧花和立體賀卡,而是找了心靈手巧的婆子查看。
能在大族府邸稱得上心靈手巧的下人,還真不是蓋的。
拿到實物,幾個婆子仆婦略作查看,便是嘖嘖稱奇,紛紛稱讚製作人的心思怎地能如此精妙。
但這些人一轉頭,很快便複製出了同樣物品。手藝之高超,物品之精致,完全不是袁冬初能比的。
人家不但複製了更加精美的玫瑰和賀卡,還在原件的基礎上,發掘出多種款式。
尤其是立體賀卡,製作之精美,品種之繁多,很能和現代的各種賀卡一較高下。
在之後很多年裡,慶州的緞帶花朵和立體賀卡,引領了大齊朝的時尚風向。一改之前的籍籍無名,和很多名勝大城一樣,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