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蘭等人一進門,立即引起好多人的注意。大家關注的不是其他兩家的家眷,而是周彩蘭和她懷中的小女童。
袁冬初早早來到卓府,不但做了自己那一份事務,著實給周彩蘭打了前哨。
她雖然沒特意告知方大太太,但她和卓靜蘭、許氏說起時,方大太太也是聽進耳朵裡了。
這時果然見周彩蘭親昵的抱著個小小孩童,立即知道,這就是周彩蘭認下的乾女兒了。
再看女童,的確是個喜歡人的。
周彩蘭把阿慧送入半悅懷中,帶著康秀兒見禮,方大太太笑著說道“彩蘭快快起身,那女孩兒就是阿慧吧?好喜人的孩子。
“嗯,還有這位姑娘,也是秀麗的很,這又是哪位?”
方大太太和許氏一個心思,知道這是女娃的姑姑,也是給了周彩蘭介紹的機會。
周彩蘭起身,再給方大太太身邊的幾位夫人太太們團團屈膝,這才介紹康秀兒“這是阿慧的姑姑,名叫秀兒。我一並帶出來,讓她見見世麵。”
說著話,又是一禮,笑嘻嘻道“這麼貿然的帶著她們過來,給大太太添麻煩了,您可千萬彆怪我。”
康秀兒剛才就跟著周彩蘭行了禮,這時正式上前,規規矩矩又行了一禮“秀兒見過大太太,見過各位夫人、各位太太。”
康秀兒行禮不如大家閨秀姿態優美,但第一次麵對這樣的場合,又是貧家女孩,已經很不錯了。
方大太太忙伸手虛扶,又是誇讚了一番。之後便是讓周彩蘭把阿慧抱上前來逗她。
要不說人家阿慧爭氣呢,這麼大的廳堂,這麼多人,又都是生麵孔,小家夥一點兒不怯場,誰逗她,她都咧開嘴衝著人家笑,露著她的八顆小牙齒,眼睛彎彎,立時贏得了一片“心肝寶貝”的聲音。
這些夫人太太當真不是給方大太太或者秦家麵子,實在是她們自家孩子小的時候,就是用心教,也教不出這麼不怕生、這麼喜人的孩子。
周彩蘭出來時,便和康秀兒、半悅說好,不用康秀兒抱孩子。本意是不想康秀兒被人看做帶孩子的丫頭。
但現在,她抱著阿慧,感受著眾位夫人太太的稀罕神態,周彩蘭不但覺得自家乾女兒果然就是招人稀罕,更是覺著自己還沾光了。
以往自己在卓家遇到彆家夫人太太,可沒這種待遇。
她們這邊喜氣洋洋,廳裡廳外的人們,不少人也在大廳詢問議論
那位抱著小女童的年輕婦人是誰家的?
那女童又是怎麼回事?這種場合,誰家少奶奶會自己抱孩子啊?
也有人說看著也不像是她自己的女兒呢。
然後,有知道的就說了“那位可不是等閒人家出來的,延浦鎮秦家知道不?就是那個待罪返鄉的前朝官員。”
就有人接話“知道啊,人家現在可不是待罪的前朝官員了。據說,人家學識一等一的好,集采百家學識,編撰一本識字典籍進獻朝廷。那位秦家老爺,如今還在京城呢。”
“哦,知道知道。之前就聽說,卓二小姐和秦家大奶奶交情匪淺,原來就是這位。”
有好奇的人便是問了“如此有前程的人家,這位大奶奶抱的女童是她女兒嗎?看起來不怎麼像的樣子。”
“……”好幾波人都是一陣靜默。
這事兒,實在是沒人知道啊。
幾個年輕婦人也在議論這事兒,有個小媳婦眼尖,一眼看見領著周彩蘭幾人進主廳的婆子出來,連忙拉住,問道“敢問嬤嬤,秦家那位大奶奶抱的女童是哪個啊?是她家女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