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氏,卻不參與討論了。她之前的詢問,也是為了確定康豪是否阿慧的父親。
這事兒,已經從秦家大奶奶處得到肯定。
她現在考慮的,是她家小姑子的親事。
之前,她從康豪離家時抱走女兒,就基本能確定,康豪的人性不錯。能在激憤出走的情況下帶著女兒,對待家裡其他人應該差不了。
然後再真切看到秦家大奶奶對康豪女兒的喜愛,更是從康秀兒麵色變化中有了些猜測。
當人們問起康豪妻子時,康秀兒沒有尷尬和不自在,流露出的卻是傷感和氣憤等情緒。
在宋氏眼裡,康秀兒是在替她兄長傷感,那種氣憤,大概源於連氏跋扈對她兄長造成的傷害。
是的,宋氏認為,連氏開了那麼賺錢的點心鋪子,康豪卻選擇帶著女兒離家出走,原因隻能是連氏太過跋扈,說不定連氏都不怎麼管女兒的。
有個及其能乾、但性格跋扈的妻子,作為丈夫的選擇很有限。
一個是和離,擺脫這種環境。要不然,就收斂自己的所有心氣,一輩子在妻子麵前唯唯諾諾。
當然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夫妻二人互不相讓,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就這樣過一輩子。或者作為男人,可以憑借自己的身體優勢,對妻子拳腳相加。
很顯然,康豪不是個窩裡橫的男人,這一點宋氏尤其滿意。他選擇了和離,沒把自己的一生和兒孫陷進去。
宋氏打定主意,回去就和婆母商量,找人詳細打聽康豪和康家的為人處世。
若真如她所想,康豪是個能做事的,康家人也不貪財刻薄,那就想辦法找人說和親事。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內院、外院一聲又一聲的通傳,客人漸漸都到了,待客之所也坐滿了賓客。
卓府門外,鞭炮嗩呐齊齊轟鳴……
迎親隊伍到了。
卓靜蘭的閨房中,周彩蘭因抱著小孩子,進去看過新娘,又以過來人的身份,著實說了些體己話,讓心情緊張的卓靜蘭舒緩了一些,便退了出去。
她對於卓靜蘭要嫁去慶州也挺惆悵,她們以後再想見麵,還得專門去慶州嗎?
因為這種惆悵,她都沒心情看卓靜蘭閨房的布置。
周彩蘭是沒看,但康秀兒卻是眼睛都不夠使了。無論新娘的鳳冠霞帔,還是房間中各種擺設和幔帳,都是璀璨的讓她眼花。
尤其閨房中一簇簇的各色花朵,不知是什麼花,怎地能那麼好看?比她在街市上看見的牡丹芍藥都好看。
這些花簇,好像會閃光一樣。
幸而周彩蘭一直關照著她,還有陳婆婆也緊跟在她身邊,不時提醒,她才沒太失態。
袁冬初和通州的幾個閨秀,則是一直陪在卓靜蘭身邊,一邊細細的低聲說話,一邊等著走接下來的程序。
差不多就是迎親隊伍來到卓府門外的時候,閨房裡,卓靜蘭也帶上了蓋頭。
卓家大門處沒為難新郎,熱情的把新郎和迎親隊伍迎了進來。
原本迎親前一天就該送去婆家的陪嫁,因為婆家在慶州,前一天隻是吳家管事和嬤嬤帶人按照清單過了一遍,今日才準備正式抬上迎親船隻。
這時進門的迎親隊伍分做兩撥,一撥隨著新郎過一道道關卡,去接新娘。另一撥則是準備引領娘家人,把陪嫁送往船上。
新郎那邊自然熱鬨非凡,進府之後,每過一道門,便是一個難題,出題目作詩的,出上聯對對子的,問刁鑽問題要答案的……等等。
觀看的賓客也是樂嗬的很。
另一撥引領嫁妝隊伍那邊,更是引起一陣陣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