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太爺正有火沒處發,聽到門外的動靜,用力頓了頓拐杖,怒喝道“又是什麼事?還不趕緊報進來!磨磨蹭蹭的,等著領賞呢?!”
外麵小廝也委屈啊,我這兒不是等主子應聲嗎?哪有下人稟報事情,不得到準許直接推門闖進去的?
小廝小心翼翼邁進門檻兒,看見老太爺手裡捏著的拐杖,隻往前蹭了兩步,稟報道“府門外有兩位公子求見,說是京城來的,一位姓薑、一位姓陳。”
“京城的薑公子和陳公子?”老太爺看一眼文安昌,又找小廝確定,“的確是京城的嗎?”
小廝頭點得跟搗蒜一樣“應該是。兩位公子綾羅綢緞,靴子上還墜著珍珠,騎著高頭大馬,他們隨從牽的馬也很神駿。”
文老太爺當下就站起來了“那個姓薑的,不會是薑尚書家的小公子吧?”
文安昌也跟著站起,卻不是他老爹的意思,而是安撫道“父親一把年紀,即使來者是京城薑家和陳家的公子,您也不能出去迎接他們啊。”
“哦哦。”老太爺醒悟。他不但一大把年紀,而且文家如今也算是望族,不是之前那個平民大族了,不能失了身份。
文安昌吩咐唐管事“你去請大爺,讓大爺迎客。”
唐管事連忙應下,快步退了出去。
文家嫡支的長房長子名叫文盛熙,一聽父親吩咐他去門口迎接京城的薑公子和陳公子,當下便是心潮澎湃。
如今,他家在津州有些麵子了,即使進入京城也不會被人太過小瞧。但他和京城有名的紈絝子弟相比,那氣勢那排場,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這次算是個結交真正貴公子的機會吧?
薑成華、陳子更和文家沒仇沒怨,也不知道文家是什麼情形。嚴格說來,他們甚至就沒怎麼注意文氏一族。
他們和皇後的侄兒打過架、喝過酒,至於後宮那一乾嬪妃的親戚,都得往後排一排。
更何況文家沒什麼根底,而且不在京城本地,存在感極低。
兩人看到文家大門開了,迎出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麵孔白皙,身著寶藍色湖錦雲紋長袍,一看就是這裡的主人家。
兩人當即甩蹬下馬。
文盛熙一見這兩位那精氣神,妥妥的就是京城貴公子啊,不由得心下激動,一邊走下台階,一邊拱手說道“兩位公子,在下津州文家長房長子文盛熙,這廂有禮了。”
薑陳兩人也是拱手還禮“在下薑成華(陳子更),乃京城人士,貿然打擾,還望文兄莫怪。”
果然就是薑尚書和陳參政府上的公子呢!
“哪裡哪裡,”文盛熙雖然已有猜測,但還是大喜過望“貴客登門,在下榮幸之至,兩位公子快快裡麵請。”
唐管事知道這兩位身份不凡,跟在文盛熙身後,極儘恭敬的躬著身,賠笑相迎。
文盛熙那叫一個激動,文家如今有些聲望,他出來進去的也很能體驗人上人的感覺。
但這裡終究是津州,和京城沒法比。
而且文家底子薄,即使在津州,他也做不到像薑陳兩位公子那樣鮮衣怒馬、肆意張揚。
可以說,這兩位就是他的人生理想。
用現代的話來講,文家的這位公子,懷著和偶像親近的心情,一邊極儘熱情的捧著這兩位,一邊把他們領去外院主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