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人裡三層外三層,有家人親戚在外地的見此情形,原本想看看情況再說。這時看到見多識廣的大族都用誠運投遞,他們也就動心,回去準備需要投遞的信件物品了。
開業第一天,三張台席辦理投遞事務,居然還有排隊等候的。與之前二笙對隔壁張掌櫃所說,初始時投遞物品並不多的情況截然不同。
二笙此時便坐了一張台席,一邊寫單收件,一邊心下感歎顧天成和袁冬初門路之廣。
人生地不熟的來到此地,初始還麵對了文家的虎視眈眈。
這才幾天功夫,就形勢大變。
而這種情況,誠運這位大當家幾乎沒動用什麼特彆的關係。
薑成華和陳子更二人作為朋友,隻是來津州經營酒樓,順便在投遞行的事情上露了個麵,便達到了這種效果。
隻能說顧天成和袁冬初把握分寸、掌握形勢的能力極其出色。
二笙也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奴仆,心性和眼力都相當好。
之前在慶州跟著卓靜蘭和袁冬初做事,因為慶州有吳家,似乎還看不出太多東西。
但在津州這邊,總感覺顧天成有種如魚得水般的自如。投遞行做起來,竟是比慶州還要通暢些。
至少慶州投遞行開業,沒在權貴上層形成這麼大的影響力。
二生暗自揣測,隻怕誠運這兩位,真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當然,即使表麵,這兩位其實也厲害的狠了。
試問,誰家平民的女兒能這麼逆天,第一次走出家門,便能說服他們卓家家主和她貧民女子合作投遞行?
又有哪家的平民小子,能憑借兩條沙船,和幾個小鎮子上的一些兄弟,便把投遞行貫通大河?
還能讓他那兩條沙船的河運行規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翻了好幾倍?
所以,他們必定是不簡單的吧?
所以,看起來開局不利的津州投遞行,開張第一天,便有這麼多大戶前來捧場。
三張辦理投遞業務的台席旁邊,各有一個學子做實習學徒。
新招來的這些人都是經過培訓的,有文化基礎的人,培訓起來很輕鬆,但動手能力就著實不行了。
他們在旁幫忙打包、貼單,還不如旺升幾個小子來的利落。
旺生等幾個打雜的,便是充當了查漏補缺的角色。若隻是信件或者規整一些的物品,便是由學子們自己打包貼單。
遇到複雜一些的,便有他們幾個小子上手,妥帖的包裝起來。
薑成華和陳子更當然也過來捧場,嚴格說,那不叫捧場,那叫鎮場子。
他二人和顧天成坐在大廳靠窗的一張桌下,一邊聊天一邊喝茶。遇到過來打招呼的管事,就像曹家和文家的來人,三人也會客氣寒暄一番。
對的,文家派了老熟人唐管事前來捧場。
沒辦法,他們摸不清顧天成的底細,又很忌憚薑家和陳家。
眼看著津州以賀之進為首,各家大族都來光顧誠運投遞。
他們若沒有表示,很有可能被懷疑站在津州上層對立麵,或者對薑陳兩家的公子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