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冬初你剛才的意思,瓜子的存放是否也該有些講究?”
“是啊,”袁冬初說道,“我們的代購名錄上有茶葉這一項。當初選茶的時候,發現茶葉商發貨時,會在箱底包裹一些石灰用來防潮。”
她示意一下盤子裡的瓜子,說道“我們這些平民經常在街上行走,如果買到剛出鍋的瓜子蠶豆,吃起來便是很脆很香。但擱置一段時間,就不如剛炒出來那樣有口感。”
曹素馨連連點頭“有的有的,我們也有這種感覺。”
高依文接著說道“我以為剛出鍋的食物比較香,就像飯菜那樣,卻沒想到和防潮有關。”
袁冬初沒敢把話說死“我也隻是有這麼個想法,具體是不是因為潮氣,那得試過才知道。”
石灰是最早的乾燥劑,就是現代,很多茶葉在運輸打包時,也會用石灰防潮。
而現代食品中,乾燥劑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
但在這裡,尤其沒有密閉包裝的情況下,她真不太敢一口咬定,保持瓜子的口感一定需要石灰。
曹素馨等人卻不敢怠慢,連聲答應“我們把這些都記下,千萬不要忘了。”
接下來的氛圍更加輕鬆愉快,一個做投遞行的貧家女孩,和幾個大族貴女居然很有共同語言的樣子。
當然,討論的都是要怎樣開店,要用怎樣的管事和夥計……
她們還暢想未來,幾位富家小姐剛才信誓旦旦的,要賺錢買更多自己喜歡的物什。
眼看著有賺錢的希望了,她們卻再也沒提她們要買何等物品。講的都是怎樣把自己的炒貨店經營的興旺,能不能再加點彆的、類似於蠶豆黃豆南瓜子什麼的。
僅僅就這一會兒的功夫,她們希望的將來,便從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了怎樣創業。
至於她們怎樣合作,是不是能利益均衡,袁冬初沒多嘴。
這幾個女孩子現在說的熱鬨,事實上真正要開店,還得由家族派管事出麵。
這幾家都是傳了幾代的大族,不可能連這點事都考慮不周。
而且一個炒貨小店,所售商品還很容易被人複製抄襲。想來哪家也不至於因為這麼點蠅頭小利,就存壞心思爭奪、去和另幾家大族翻臉,壞了自家和自家女兒的名聲。
她唯一提點的,是一定要把握炒貨品質。
有了信譽保障,同樣價格甚至高一點的價格,人們都願意光顧他家,這才是長久之道。
為了保障自家店鋪的名氣,很有必要準備一些有特製印章的包裹紙張。
幾個姑娘現在正是雄心勃勃的時候,聽到這個提議,齊齊點頭表示讚成。
那神態,很像是自家買賣已經有了超級響亮的名頭,她們在維護自家權益一樣。
此時已經進入十月,天氣轉涼,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
曹家原本也安排了姑娘們去賞花,等她們穿戴整齊,在各自丫鬟婆子的簇擁下,向花園走去的路上,那熟絡親密的氛圍,讓曹家幾個有身份的嬤嬤大為驚訝。
幾個嬤嬤都是有經曆的人,可謂見識過各種人情世故,但眼前這種情況卻前所未有。
這才多一點時間,幾位小姐就和這個袁姑娘相處得如此融洽了?
聽那一口一個冬初的稱呼,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是相識多年,身份相當、又性格相投的閨蜜摯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