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那個最好的雅間裡,薑成華、陳子更和一眾貴公子觥籌交錯。
賀景雲等人其實喝的不多,他們主要是來捧薑陳二人的場,品嘗菜肴隻是捎帶。
但菜上來之後,這就不是捧場的問題,而是實話實說了。
各種準備好的誇讚之詞說出來,居然隻是陳述事實。
這可怎麼整?
這時候的賀景雲深恨自己學識太少,居然找不出更多的讚美詞彙,以便做出超水平的發揮。
薑成華、陳子更當然是好眼力,很能看出這幫人是真的被自家酒樓的菜肴折服了。
兩人和這幫貴公子們兄弟哥們兒的應酬著、套著近乎,內心裡由衷佩服袁冬初和顧天成這倆貨夠妖孽。
再想想這兩人強強組合,想不出頭都難呢。
至於顧天成,是這桌人中唯一一個單純來吃飯的人。自家媳婦給出的方子,再由廚子做出來,果然不是陳嬤嬤的手藝能比的。
美味啊!
…………
就在這條街的街角,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鋪子,正在悄無聲息的修整裝潢。
鋪子後院的圍牆內,正砌起不同功用的各種灶台,各種炊具和炒鍋也陸續送了進來。
曹家的這兩個摯交的確性情相投,在女孩子們合夥開鋪子這件事上沒發生什麼分歧。便是照著曹大老爺的意思,由曹家出一位管事,另兩家出兩個夥計,鍋灶上用的人則是從外麵雇來。
炒貨鋪子的用人便定了下來。
而各種口味瓜子的試製上,則一點波折都沒有。
在曹家撥出來的一個小廚房裡,府裡的廚子隻用了兩天,便試出了好幾鍋瓜子,五香的、茴香的、麻香的都有。
而且古代勞動人民還發揮想象力,調整了不同香料的分量。幾種香味的瓜子,還細分出各有側重的口味。
有直接晾乾,硬脆口感的;也有晾乾後重新回鍋,炒製之後酥脆口感的。
焦糖瓜子因為糖的用量拿不準,而作為主要配料的糖又挺貴,倒是多試了幾次。
三天後也試出了最佳味道。
華庭酒樓開張好幾天了,生意依然火爆。就在這條街的熙攘熱鬨中,街角又響起一掛接一掛的鞭炮聲。
名之為“哢哢炒貨”的門店外,兩個夥計在路過和看熱鬨的人群中穿梭。
他二人各自捧了個有隔斷的匣子,裡麵放著不同口味的瓜子,兩人不時捏出幾顆讓人們品嘗。
於是,在人們見識了華庭酒樓的美味菜肴之後,又有一家味道獨特的炒貨鋪子開業了。
這家炒貨不但有葵花籽、蠶豆、黃豆,南瓜子、花生同樣也有。
而且這家的炒貨最是新鮮,無論何時購買,秤盤一撮,刷啦啦的就是一陣脆響,好像能開口說話似的,彰顯著自家炒貨完全沒有返潮的現象。
基於種種優勢,“哢哢炒貨”的生意在同行中,同樣也處於碾壓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