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時候,星耀清清爽爽,隻在懷裡揣著三個小瓷瓶。
但回來時,滿臉無奈的星耀走在前麵,後麵直接跟回來一輛馬車。
馬車進了投遞行後院,車夫和高家一個小廝二話不說,便從車上往下搬東西。
又是若乾吃的用的和津州的土儀特產。另外有一包皮兒裁好的衣料尺頭,還有幾匹綢緞料子。
這時的袁冬初還在門店裡寫單辦業務,顧天成和劉三虎聞訊,從店麵回來,看見此等情形,也是驚訝的腳步頓了頓。
但也隻是這麼一頓,兩人並未失態。
顧天成笑吟吟的上前,衝著車夫及高家小廝拱手,“老哥”“小哥”的一通熱絡寒暄。
車夫和小廝哪敢受這個禮,忙不迭的躬身應答。至於顧天成邀請他們去屋裡坐會兒、喝杯茶,兩人更不敢應,很是感謝客氣了幾句,便規規矩矩的行禮告辭。
星輝、星耀送這兩人出門,劉三虎看著堆了禮物的堂屋,一疊聲的咋舌“那麼一丁點兒的三小瓶墨水,居然換來這許多東西。那墨水,難道是金子做的不成?”
顧天成則笑道“主要是,金子也做不出這東西啊。”
劉三虎毫無原則的點頭“看來真是這樣了。”
馬車上的東西是高、宋兩家執意要送的,和曹家一樣,也是出於對袁冬初饋贈的感謝。
昨日兩家的女兒回去,就展示了她們此次做客帶回來的稀罕物品。
蘸水筆近段時間被人們熱議,他們兩家還專門交代管事,去投遞行郵寄物品時,一定看一看那蘸水筆是個什麼樣的物什。
管事也隻能看一看,再多問,就被告知這是商業機密,無從得知細節。
哪知自家女兒出去做客一趟,便是帶回了功用和蘸水筆幾近相同的羽毛筆。
唯一遺憾的是,昨日晚間府中幾個人試用羽毛筆時,隻能用墨條研磨出的墨汁。
據自家女兒說,袁冬初使用的是專用墨水,顏色明媚清新,寫出的字跡筆畫均勻,隨手寫,墨跡立即就乾了。
聽得父母兄弟好一番向往,不過高依文和宋湘美幾個女孩子也說了,袁冬初答應送她們專用墨水的。
但何時送來,那就得看人家姑娘什麼時候派人了。
即使沒有專用墨水感覺有所缺憾,但羽毛筆蘸取墨汁的方法也讓兩家人稱奇。
那羽毛筆尖似乎會額外吸取墨汁一樣,一蘸之下,差不多小半個羽管都吸飽了墨汁。且含而不漏,一次蘸墨的書寫量大大增加。
就像人們議論的那樣,這樣的書寫方式,能讓各種賬冊和票據記錄的消耗降低很多,寫字速度也快了一些。
而那個關於沒有專用墨水的遺憾,第二天便得到了滿足。誠運一個小子如約而至,真的送來一瓶墨水。
誠運的袁姑娘大氣,羽毛筆這麼稀罕的書寫用具,都能全部教授自家女兒製作。如今還送來了稀罕的墨水,他們堂堂大族哪能失了麵子?
所以才有了若乾回贈禮品。
劉三虎驚訝於三瓶墨水能換來如此多的好東西,但高、宋兩家在測試墨水使用效果之後,卻覺得那些饋贈送出去是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