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誠運,河運生意做的很一般啊!
顧天成卻是笑道“我們河運行的一部分業務,便是做的定時定點的固定運輸。這種運輸方式不需要在一地裝滿貨物。
“隻要到了定下的起航時間,不論船上有多少貨物,也不論搭乘了多少客人,我們都會開船。至多下一個站點補充貨物便是。”
“下一個站點?”張掌櫃不太明白。
顧天成笑道“是啊,我們是固定時間、按固定線路航行。按照行進路線,到了下一個碼頭便會停靠。停下之後,有當地投遞行打點,會很快裝卸貨物,上下乘客,順便做船隻補給。”
張掌櫃繼續好奇“你們有怎樣的行進路線?”
顧天成指了指張貼的告示“這裡便是有行進路線,每一個停靠碼頭都標的清楚。”
張掌櫃訕笑道“這樣啊,那我看看去。”
他其實剛才就像巴上去看的,隻是顧天成遲遲不走,他不好意思表現的太急。
這張告示倒是沒什麼文采,但內容足夠勁爆。
張掌櫃之後,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人過來看。
這種運輸方式本來就超出大家認知,再讓張掌櫃絮絮叨叨一番解釋,對這檔子事兒的議論就更火爆了。
有人認可這種方式,也有人吐槽,說這種運送方式一定不賺錢,一定是誠運南北在嘩眾取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誠運投遞本來就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生意,這個告示一出,便又是一輪熱議。
第二天,津州碼頭的大哥崔三望便聽說了這事兒。
他是掌管碼頭的,早就聽說過誠運那兩趟固定線路、定時啟程的貨船。
這種運輸方式不在於能賺多少錢,而是能提高誠運南北的信譽。
這種運營一旦形成模式,被人們認可。以後,不管是不是固定線路,隻要有誠運南北的貨船,彆家河運行的生意都得排在後麵。
誠運南北如今的規模還小,這種信譽造成的影響還不明顯。
等到誠運南北壯大之後,他們的船幾乎不會跑空趟。相對的,其他河運行隻能賺誠運剩下的生意。
河運的利潤本就大,這樣運營下去,誠運南北很快就會賺的盆滿缽滿,想不壯大都不行。
等到誠運的貨船足夠多,彆的河運行還做什麼生意,轉行吧!
就算那些有靠山的河運行,就像國丈府上扶持的那個河運行,說不定為了省心,直接讓誠運經營,國丈直接拿錢。
到那時,他崔三望還有什麼用?
崔三望議事的房間裡,碼頭二把手和三把手都在,便是在議論這件事。
老二於得水不甚在意的說道“這裡是咱津州碼頭,還輪不到他姓顧的撒野。
“咱們隻要放出話去,誰敢用那些不守規矩的貨船,津州碼頭不負責貨物和貨主的安全。
“我倒要看看,誰敢用誠運的船!”
崔三望皺了皺眉,說道“之前文家為了謀取誠運投遞,也是放出了風聲,最後吃虧的卻是他們自己。
“那顧天成邪門的緊,不知道他到底什麼路數,賀之進為了他,居然不買文家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