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倒是。”袁冬初笑了笑,她沒想到劉夫人問的是此事。隻是不知劉夫人是出於怎樣的初衷,才會提到這個話題。
劉夫人沉吟片刻,斟酌著說道“我家老爺猜測,這事兒應該是碼頭在操控。我想問問姑娘,這個事兒,不知我們能幫上什麼忙?”
袁冬初略有些驚訝的看著劉夫人。
曹家辦事這麼敞亮的嗎?還是他們知道了什麼消息,進而看好顧天成和誠運的未來,準備投資潛力股了。
劉夫人被她這樣看著,卻是錯會了意,以為袁冬初在這件事上還沒頭緒。
於是,她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你們的貨船半月往返一次,再過兩日,應該又有船隻到達津州了吧?”
袁冬初點頭“嗯,明日便到,後日開船啟程。”
劉夫人接著說道“若還是沒貨,我們府上有點貨物要運往南邊。隻不過,所運物品並不很多,隻能給你們壯一壯聲勢,讓人們看到,還是有人用誠運貨船的。”
袁冬初看著劉夫人笑,眼中都是欣喜。
不管曹家出於怎樣的目的,但能把事情做到這個份上,袁冬初和誠運都要領曹家這份人情。
“這個倒是不用,”袁冬初笑著推辭了,“若夫人有意幫忙,我倒有個彆樣的辦法。”
她今日就是為這個事兒來的,之前還想著,怎樣開口顯得自然一些。最起碼不能讓曹家生出防備警戒之心。
但現在看來,卻是她多想了。
“袁姑娘說說看。”劉夫人果然是誠心幫忙,並非送空頭人情那樣,先大包大攬的應下,事後再各種理由、各種推脫。
說正事之前,袁冬初先做了點鋪墊,她說道“聽說貴府和國丈王家頗有淵源,據我們探聽的消息,支持碼頭崔三望的,正是國丈大人的府上。”
劉夫人先是驚訝了一下,誠運這些人都是外來的,沒想到他們還能打聽到曹家和國丈府有關係。
更有國丈支持崔三望這件事,連身處津州的曹家都不知曉。卻是誠運,能掌握到如此隱匿的消息。
而且,若崔三望是這樣的背景,曹家還真不好支持誠運了。
“這樣啊。”劉夫人遲疑著,若要和國丈府作對,他們曹家乾嘛還煞費苦心的送過去稀罕漆器屏風?
但袁冬初接下來的話,打消了她的疑慮。
袁冬初說道“如今形勢還未明了,貴府不用趟這個渾水。誠運做的是長久買賣,隻是短時間在津州行空船,我們沒什麼損失。
“倒是夫人,可以把津州碼頭和誠運的事情寫封書信,送去國丈府。”
劉夫人有點驚訝“難道國丈府上會主持公道?”
這不是開玩笑嗎?
既然國丈府能支持崔三望,那就是有相當的利益在其中。
舍棄自己的利益,替一個未成氣候的河運行主持公道?
沒有這麼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