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街道上不緊不慢的走著,聽著車外的喧囂熱鬨漸漸安靜下來,外麵車夫也吆喝著拉車的馬停下。
原本向秋和毛管事是讓袁冬初換車坐的,袁冬初懶得費那個事兒,婉拒了。
向秋和至雨也算了解袁冬初,知道這位沒那些虛榮心思,便也不再多說。而是招呼了其他人,分彆上了薑家和陳家的兩輛馬車,一行三輛馬車算是加快了腳程。
小院子自然停不了三輛馬車,好在另外兩輛是薑家和陳家的,便停在了巷子口,等待一會兒返程。
馬車進了院子,車簾掀起,袁冬初的視線這才不再被遮擋。
這時的天色已然擦黑,小院子正房的簷下挑著兩隻燈籠,能把院子看個輪廓。
院子裡兩間正房帶著一間耳房,東側兩間廂房中的一間看起來就是灶間。西側隻有靠門的地方有一間朝北的房子,看起來是兼做門房的。
現在,這間房正敞開著,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正站在門前恭迎他們,應該便是這院子的看門人。
院子是薑家的,看門人首先便是給向秋和兩個婆子行禮問好。
接著便是眾人動手,把袁冬初車上的行李物品卸下。
袁冬初、婉兒和陳嬤嬤的東西放進兩間正房,星耀和鐵蛋兩人則是被安排在東廂房居住。
袁冬初被薑家兩個嬤嬤讓進正房,裡外轉著看了一遍。房間收拾的乾淨整潔,一應物品也很見心思。
袁冬初拿不準這一切是薑成華個人的意思,還是薑家比較看好誠運和顧天成,家主安排的這些。
畢竟薑成華現在不是尋常的權貴子弟,人家也是能自由支配銀錢的人了。
不過,從袁冬初自己的角度來講,她一個平民女子,自然不好攀扯權貴薑家,便隻是讓兩個嬤嬤替誠運向薑公子表達謝意。
眼看天色已晚,看門的老兩口已經在廚房準備了晚飯。毛管事和向秋等人也沒多呆,把袁冬初等人安頓好,便提出告辭,約好了有事明日再談。
臨走時,毛管事還問了袁冬初,需不需要休息兩日再去尋牙行、租鋪子。
袁冬初當然不會浪費時間,告知如果不麻煩的話,明日便去尋鋪子,順便看看京城的街市。
毛管事微笑應下。
在他看來,外鄉人進京,總要領略一番京城的繁華。
尤其一個小鎮子長大的女子,雖然很能乾,也走過不少地方,但京城一定能讓她領略到不一樣的繁華。
當日,袁冬初等人吃過晚飯,早早便歇下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辰正時分,毛管事便到了。
袁冬初等人算是客居之人,自然是早早起身,此時已然用過早飯,衣飾等物收拾停當。
兩方見麵,客氣寒暄幾句便出門,去毛管事熟悉的一個牙行。
還是袁東出和婉兒、陳嬤嬤坐車裡,趕車的換了毛管事,星耀坐在馬車前方的另一邊。
這次卻是把鐵蛋留在家裡,讓他認真記憶京城的街巷地名,那小子好一番鬱悶。
這次出來是坐著自家簡陋的馬車,袁冬初又沒那等深閨貴女的做派。所以乾脆取一下車窗的簾子,隨著馬車行進,方便她觀看京城街道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