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攻擊長坡嶺以及貴陽城,叛軍雖然迫切,但也沒有到了不惜血本必須拿下的地步,如果傷亡超過一定程度,叛軍就是拿下貴陽城也沒什麼用了。
而且叛軍作為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進攻方,選擇權完全握在自己手裡,如果長坡嶺或者貴陽城實在啃不下來,他們撤軍轉移的可能性恐怕會更大。
綜合分析,新軍參謀司得出的結論是,守住長坡嶺和貴陽城的不難,但如何在叛軍攻擊受挫準備的轉移的情況下拖住叛軍才是問題的關鍵。
而且這也決定著第二次奢安之亂能否在春節到來之前順利平定,以及避免叛軍演變成流寇,借助地理優勢四處流竄,禍亂黔川渝滇。
對於拖住叛軍,新軍參謀司並沒有多大的把握,打狠了,叛軍很可能就此轉移,打不狠,而己方的傷亡上可能會大上一些。
對此,參謀司已經製定了好幾個預案,但究竟能不能順利實施,還得看叛軍是否配合。
隨著新軍第一道防禦工事的完工,監視新軍的叛軍斥候一個個麵麵相覷。
這是在乾什麼?難道是要挖地道潛入貴陽城內嗎?
以往見到的官軍都是據城而守,還從來沒見過有官軍掘土而守的。
很快,明軍的這種詭異行為便傳到了安邦彥的案頭。
對於這支突然出現的明軍,安邦彥、奢崇明,乃至叛軍的大小將領事先都沒有預料到。
對於明軍前來的救援的情況,叛軍之前也想過不少軍隊,比如川渝兩地的官軍,但那也得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情了。
跟官軍打了不少的交道的安邦彥清楚,川渝之地缺少營兵,除了常年保留的將領家丁外,大部分都是衛所兵,衛所兵是個什麼樣子,經過畢節、龍場、遵義等戰役,叛軍上下都了解的很清楚了。
而且即使明廷決定出兵救援貴陽,這消息一來一回就差不多一個月了。
再等到川渝兩地的將領組建軍隊,征發民夫,湊齊糧餉,然後再趕到貴陽,最快也得兩個月的時間。
而且貴陽周邊的城市,叛軍大部都已經占領,若是明軍前來救援貴陽,先得拔掉外圍的釘子。
貴陽多山地,若是想繞過那些據點直插貴陽,就必須得鑽山間小路,這對於帶著臃腫輜重部隊的官軍來說是絕不可能的。
除非是出小股奇兵,但那樣的小股奇兵對於六萬叛軍來說,無疑是來送菜的,就像這支三千人的小股部隊一樣。
沒錯,雖然新軍已經展示了他的實力,但在安邦彥眼裡,這三千人的明軍就是來送菜的。
而且就這支新軍目前修建的防禦工事來看,確實是來送菜的。
三丈高的貴陽城牆都攻上去了,區區一道小溝,徒增笑爾。
沒錯,經過一眾將領獻言,新軍勞動了半天的塹壕在叛軍眼裡就是個笑話,但隻有屁股開花的安基覺得事情沒有這樣簡單。
“此輩不足為慮,無高牆大河,這樣的防禦在我數萬大軍麵前難有一戰之力。”
奢崇明看著安基有些憂慮的臉色,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對於安邦彥一視同仁的懲罰自己的兒子,奢崇明豈能看不出其安定兼收買軍心的目的。
真要是按軍規治罪,安基的人頭早就該砍了。
有城內細作獻城,卻被突然出現的援軍打亂了陣腳,不僅無功而返,反而損失了千餘軍士,這樣的結局,足以砍頭示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