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這之前,必須得解決了邊患的問題,京城人民為什麼願意搭窩棚也住在城內,還不是怕北方民族的入侵。
有高達十幾米的城牆護著,心中天然的就有了一份安全感。
先建立一支強大的近代化軍隊,然後再將北方的韃子收拾一頓,那就可以放心的發展房地產了。
不過在那之前,也可以先偷偷的把周邊的地皮收一下,到時候一拆遷,絕對要翻好幾倍了。
不過這些都需要本錢,儘管朱由檢手頭寬裕,但因為需要擴建新軍和海軍,根本也不經花。
琢磨了半珦,朱由檢便把目光又投向了藩王身上。
去年因為貴州叛亂和陝西民變的事,本該一年一次的藩王股東大會也沒有開,雖然這些兄弟叔叔伯伯們沒有公開表示不滿,但通過錦衣衛,朱由檢也了解到他們的一些想法。
反正類似“朱由檢大忽悠、大騙子”的聲音,他已經接了好幾起奏報了。
‘等開了春,就讓藩王們進京,一年多了,估計他們又攢了不少銀子了,成立個房地產公司,再薅一遍藩王的羊毛。’
朱由檢如是想著,心裡不覺樂開了花,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得把分紅的銀子準備好,要是見不到回頭錢,這些吝嗇鬼們估計也不會再投了。
關於房地產的事業,朱由檢暫時先放到了一邊,開發京城的房地產是個大工程,需要再好好思量一下。
不過在這之前,從閣老們的奏報上,朱由檢又看到了一個商機。
大明朝的京城地處北方,冬季較為寒冷,無論高門大院還是低矮窩棚,均有冬季取暖的需求。
當然高門大院多用木炭取暖,不僅乾淨而且基本無煙,不過價格可就貴了。
小門小戶用不起木炭,大多燒煤取暖,煤多來自西山,經過曹化淳一年多的軟硬兼施,大元帥府的西山煤業如今在西山也是響當當的名聲了。
朱由檢去看過普通人家的取暖設施,基本就是一個火盆,不僅不符合充分燃燒的原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熱力使用效率底,除了取暖基本也無他用。
更為關鍵的是,因為煤炭燃燒不充分,極易引發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冬天,京城都有數百人因為這個原因死亡。
即使是宮中,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也屢有發生,直到朱由檢改造了宮裡的火龍,這個情況才杜絕了。
所以朱由檢便想起了後世蜂窩煤爐和蜂窩煤,結構簡單,易於生產。
相比於火盆,後世的蜂窩煤爐子更符合燃燒的基本條件,燃燒不僅更加充分,而且熱力的利用率也更高,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燒水煮飯。
更為關鍵的是,若是做好通風,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將會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蜂窩煤部分黃泥的構成,還能降低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讓更多的百姓能夠用得起。
而且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蜂窩煤爐子還可以教給百姓自己搭建,有黃土、青磚和幾根鐵條就行。
朱由檢相信華夏人民的聰明才智,隻要把爐子的式樣散播出去,不愁百姓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