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參與奪嫡的鄭貴妃竟然安然在宮中養老了。
看著眼前的這一摞摞彈劾鄭太貴妃和福王的奏疏,朱由檢不僅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徹查此事,要不要給光宗報仇。
要是徹查當年的“紅丸案”肯定會在朝堂掀起軒然大波,各派勢力借此互相攻擊、排除異己那是肯定的,這與朱由檢所求的穩定是背道而馳的。
而且以大明目前的形勢,再掀起朝爭,既不符合大明的利益更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但要是強勢壓下,朱由檢又覺得留下這樣一個陰毒的女人在宮裡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一連幾日,朱由檢皆在思慮此事,直到他翻到後漢書中記載的一段去母留子的史料,這才下定了決心。
於是一夜之間,外廷彈劾的風向便都集中在了福王身上,而且引誘天子貪戀美色的奏疏不見了,轉而全是福王侵占良田,戕害百姓的彈章。
而且這些彈章皆不是風聞言事,全都有實際的證據,而且朱由檢根本不用去查,便知道皆是事實。
哪個藩王不這麼乾,要是藩王都在封地與民為善,休養生息,那才不對了呢。
但朱由檢不管,放任外廷彈劾,自己卻在乾清宮裡等一個人。
可一連幾日,除了福王來宮裡請罪之外,朱由檢等的那個人卻一直沒有來。
好吧,朱由檢實在等的有些心煩了,於是便有了一份彈劾洛陽福王府邸建製僭越的奏疏擺上了朱由檢的案頭。
又過了幾日,朱由檢等的那個人終於來了。
鄭太貴妃如今已經六十四了,雖然臉上皺紋不少,身材也有些走形,但從其五官來看,仍然能辨出其年輕時是個絕世美人。
這樣一個曾經在後宮中攪風攪雨的女人,雖然已經年老色衰,但朱由檢還能從其有些渾濁的眼睛中,看到曾經的鋒芒與狠厲。
今日來乾清宮中進諫的鄭貴妃,穿上了許久未曾穿過的大禮服,鳳冠霞帔之下,倒是有幾分威儀。
這還是朱由檢第一次單獨接見鄭太貴妃,對於這個在曆史上爭議不斷的女人,朱由檢還是有些好奇的。
大禮參拜之後,鄭太貴妃卻在一旁站立不再言語,兩眼肆無忌憚的看著禦座上的朱由檢。
“先皇生了個好皇孫,想必先皇在天之靈也能瞑目了。”
半響,禦階之下的鄭太貴妃無頭無腦的蹦出這麼一句話來。
‘他奶奶的,果然不是個好相與的女子。’
朱由檢也看了看鄭太貴妃,半天也蹦出了一句話。
“給太妃賜座。”
鄭太貴妃又是一拜謝恩,轉身便坐在了小凳之上,然後依然沉默。
兩人一上一下,大眼瞪大眼的沉默了半響,朱由檢實在有些無聊,便拿起桌上的奏章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