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黃剛不打算全部回填。
他想打造一個幾百上千畝的人工湖,靠這人工湖養魚可以做一個生態農業基地。
已經有工人在那裡搭彩鋼棚,兩層辦公樓已完工,正搭工人宿舍工棚。
另一邊破礦生產線基礎已經在拆模,有的正在焊輸送架,一副熱火朝天的景像。
\”變壓器容量多大?\”黃剛巡視了一圈場地,看著邊上的變壓器皺著眉頭問道。
\”去申請時電力公司隻批500千伏安,說以後不夠用再增容。\”老席說。
這個年代電力的確有點緊張,到枯水期還常常被限電,所有用電企業分單雙日生產。
民用還經常被停電,直到兩千零十年以後才緩解。
黃剛默不作聲了。
探礦隊吃住都在山裡臨時住地,他們自搭帳篷。
今天他們收尾後明天才走。
黃剛和老席在工地和他們吃午飯,並給他們簽了驗收單,讓業務主任去公司跟財務結賬。
黃剛和老席便開車回城。
上車後黃剛突然想起一事,便開口問老席:\”老席,上次你說你們村另一邊是石灰石,走帶我看看。\”
現在石灰石低賤,需求也不大。
但黃剛知道二十年後石灰石可是香餑餑,因為仙城地處紅河與柳河的交彙下遊,是珠河水域的最重要兩個港口之一。
而十幾年後因為粵省產業轉型,采石行業基本全部停產。
而仙城下遊因之前過度開采也資源大幅度減少,政府也下令緊縮產能,他們本身都不能滿足自己本地使用。
大量建築石料從仙城用船運往粵省,價格和產量大幅度增加。
記得十幾年後有一個央企水泥廠就建在此處,利用這片山生產優質水泥用船運往粵省。
黃剛決定截胡這片山。
\”老弟,石灰石可不好弄。″老席不看好。
\”先看看,看看也不要錢。″黃剛笑著說。
但也隻要嘴上說說而已,這事還真一看就花錢。
車子很快就到了東山。
遠遠望去,東山高高的山崖下一片碧綠,果然比西山顯得更有生機。
高大峻峭的山頭一座連一座,一座擋一座,也看不出有多少座。
這種群山當地很多,幾座山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山穀
山穀因為長年從山下衝刷下來的浮泥種落葉,所以土層肥厚,倒是長出很多雜木。
但因為群山圍著,隻有羊腸小道進去,打柴就可以,不適合耕種。
\”一共有多少座?\”黃剛問老席。
\”本來一共二十四座,但山那邊有一座最小的,前兩年有人買了,用來開采燒石灰,好像是二十幾萬元買斷。還剩下二十三座還沒人買。\”老席說。
隨即他又問道:\”黃老弟,你問這個乾什麼?你不會真想買吧?\”
\”如果買,多少錢能買下?\”黃剛不答他,反而問道。
\”三四十萬吧,其他山比那座大有一兩倍都有。具體要找他們談看才知道,但石灰石沒什麼利潤,量也小。\”老席再次提醒說。
\”你送我去等班車出去行了,你回村把這個事談下來,過兩年大開發就到縣城了,那時修路建房,用量可不是你那礦可比。\”
黃剛知道這些山,十幾年後6百萬一座,都不一定可以買到。
買到了也不一定能辦開采證,但他不能說這個。
\”那好吧!\”現在老席對黃剛言聽計從,雖然疑惑他怎麼知道這種事,但也不多言,隻以為他有當大官的親戚。
老席送黃剛去有班車經過的路口搭車後,便開車回村,直接停在村長家門口。
村長老韋聽見車子聲響,便走了出來,看到老席後村長熱情地打招呼,這個家夥現在可是村裡的財神爺,他到哪家哪家就發財。
\”村長,好事上門了,抓隻雞?了,我才慢慢跟你說。″老席笑道。
\”把我家豬削了都行,但你要先和我說。\”老韋倒也光棍,一個窮怕了的主,特彆現在村裡突然間那麼多人有錢了。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本來就沒有窮人,富的人多了,便有了窮人。
\”嗬嗬,不跟你開玩笑了,我老板看上你們東山了,一起要,你招齊他們來開會吧,少一座他都不要。\”老席給老韋點壓力,因為總有個把刺頭貪而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