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趕珠龍紋梅瓶_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_思兔閱讀 

第193章 趕珠龍紋梅瓶(2 / 2)

李向東從兜裡直接掏出來三張大團結,遞給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沒想到柳暗花明,竟然真賣出去了!

哎,家裡五個孩子等著吃飯呢,祖宗應該能原諒他變賣傳家寶的行為吧!

30塊買一對黑瓶子,馮玉才給李向東豎起一根大拇指,“真是有錢燒的!大燒包!”

李向東心思都在這對梅瓶上,他一鼓作氣把瓶身使勁兒擦乾淨,整張手帕都黑了。

“二哥,這瓶子是藍色的啊!還有白色的花紋!”

李平指著擦乾淨的瓶身說,馮玉才湊過腦袋來看,“是嘛是嘛?讓我看看!”

隻見瓶身竟然真的是晶瑩剔透的深藍色,上麵一條白色的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

“不好看!”

“是不好看!”

馮玉才和李平難得有意見相同的時候。

他倆的審美比較一致,還是覺得花兒啊,朵兒啊的比較漂亮。

李向東卻充耳不聞,心裡暗暗雀躍,沒準自己這次撿了個大漏!

龍追火焰寶珠,俗稱趕珠龍紋,是元代梅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紋案。

這對梅瓶腹部的趕珠龍,龍首上揚,龍角後翹,藍釉點的眼珠炯炯有神,龍嘴張開,露出利齒,頸部細長,背紋動感十足,四肢粗壯,頗有巨龍叱吒風雲,騰空萬裡之勢!

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製作霽藍釉時,工匠們在石灰堿釉中摻入適量的天然鈷料做著色劑,在1300攝氏度的條件下,與坯胎高溫一次性燒製形成。

霽藍釉始創於元代,登峰造極於明朝宣德,清朝燒的就更多了。

其實,李向東這麼確定這對梅瓶是元朝的,還有一個重要特征,那就元明清三朝的龍紋特征不同。

元代龍紋龍角昂首,鬃毛飄灑,嘴巴張開露出鋒利的牙齒,龍目圓睜,十分威猛,頭大脖細、身段從頭到尾,慢慢變粗,顯的結實有力。

所以後人在元代瓷器上看到的龍紋都是氣勢凶猛,極具戰鬥力的形象,俗稱“蛇頸龍”。

等到了明代洪武朝後期,形成了另一種奇特的風格。龍臉是圓形,龍眼像貓的眼睛,後人稱這一時期的龍為“貓臉龍”。

朱棣,朱瞻基的永宣盛世,龍紋則呈現出目光如炬、鬣毛衝冠、生猛強健的姿態。張嘴龍的上顎翻卷如象鼻,閉嘴龍則嘴鈍如豬,俗稱“豬嘴龍”。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龍像戴了一副眼鏡似的,略顯呆萌,俗稱“眼鏡龍”。

清代康熙時期,龍紋頭大身子小,龍須細長彎曲,龍發反束向後,龍的下顎明顯長於上顎,人們管這種叫“地包天龍”。

雍正朝的龍紋比較中規中矩,從乾隆後期開始,國力日漸衰退,瓷器上的龍紋也如那個朝代一樣,扭曲,怪異,虛弱。

總之,一個時代的藝術特征總是和當時的國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是國力的直接呈現。

李向東默默的在心中過了一遍元明清龍紋的區彆,小心翼翼的把兩個梅瓶仔細包好。

正要走,誰知後麵匆匆趕過來一位老法師,他帶著勞動帽,一雙玳瑁老花鏡壓到鼻梁上。

“儂等等!”

元代龍紋

洪武朝貓臉龍

永樂,宣德朝最凶猛的龍

康熙地包天龍紋

嘉慶龍紋

同治龍紋,是不是有點草率



最新小说: 我有六種超S異能 金龍九脈 四合院:我成了卡車司機 那年,村委換屆 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 乘風紀 娘要擺爛,娃卻要改命 酒廠幫我報效種花家 全球鍛煉,開局水滸我來選 農家女薛玲瓏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