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艦改建的構想和詳細的圖紙,朱檀第二天就讓人送去督辦司了。
他本人進了城,優哉遊哉的閒逛,卻把馬和派去了督辦司。
明麵上,馬和是他朱檀的貼身侍衛,貌似是監督督辦司乾活的。
實際上,朱檀是讓馬和去長見識,多學多看。
當然,有馬和在那邊,自然也能起到監督的作用,督辦司上下必會恪儘職守,加快進度。
朱檀在城中包了一家旅舍,用的不是皇家的名義,而是商賈。
在遼寧都司六天之後,湯和來了,來的很是突然。
老國公風塵仆仆的從外麵進來的時候,朱檀正在喝酒吃肉,看到湯和時也是一驚。
“嶽丈您怎麼來了?”
朱檀起身,扶著湯和坐下,看湯和的麵色,他就知道出事了。
“有緊急軍情。”
湯和先將身上的皮甲褪下,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朱檀,道:“你自己看。”
說完,湯和便自顧自的喝酒吃肉,大快朵頤。
能看的出來,老國公一路疾馳,根本沒怎麼休息。
朱檀不敢怠慢,直接打開信封,那裡麵是幾張抵報。
看了抵報的內容,朱檀的眉頭不由皺起,心中也是一突。
內容涉及兩廣、福建、浙江沿海,最近倭寇的動作愈發猖獗,已經和海防軍打了幾場了。
往常,這些打秋風的倭寇一旦看到大明的正規軍立刻就會遁走,可現在,卻好似有組織一樣的進攻。
其中有一次居然打了福建泉州的海衛邊營,當真是膽大包天。
細細看去,朱檀才知道湯和為什麼這麼火急火燎的來找他。
通過俘獲的俘虜交待,大明境內有他們的內應。
這些內應幾乎涵蓋了沿海各省,其中有行路的馬幫,有坐地的商賈,也有累世的鄉紳。
“各方情報交上來之後,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福建。”
湯和猛的灌了一口酒,長出口氣之後,沉聲道:“福建泉州,鄉紳樸家。”
“樸家?”
這個消息有些籠統,朱檀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泉州的坐地戶,富了四代,一直行商,就算大元的時候,也是當地有名的鄉紳。”
湯和又吃了口肉,看向朱檀道:“最近倭寇行動猖獗,好像有組織一樣和海防軍互有攻防,應該就和這個樸家有關係。”
朱檀聞言皺眉,將抵報放在桌上,看向湯和問道:“一個鄉紳,有這麼大能力?”
“怕隻是頂在前麵的擋箭牌吧。”
“有可能。”湯和道:“不過具體的事並未查實,我收到消息之後,立刻就過來見殿下了。”
“眼下殿下要出兵掃清倭寇,必會動了後麵人的利益,所以這件事……”
話湯和沒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一個地方的鄉紳,就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左右所有倭寇。
可現在看,沿海出現的倭寇似乎都有了組織,這背後定有大人物推波助瀾,且一定是朝中的。
會是誰呢……
朱檀皺眉想了一下,這顯示老爺子恐怕早就知道,大明的錦衣衛可不是擺設。
可這麼明目張膽的勾結外敵,他卻沒聽到一點風聲,怎麼想都覺得不對。
“福建地方的官員,甚至封在那邊的軍侯,還有沿海各行省的官僚,鄉紳,恐怕多少有所參與。”
湯和見朱檀不說話,繼續開口分析道:“殿下,這件事可大可小,但綜合來看,卻已經不是單純剿滅倭寇那麼簡單了。”
綜合前世的記憶,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好像沒出現過倭寇大量集結,和大明正規軍對抗的事。
可現在這種事偏偏就發生了,為什麼?
也是因為他這異世蝴蝶扇動翅膀導致的?
還是說前世的時候倭寇的事就已經發展至此,可史書上沒寫?
朱檀感覺事情有些不大對勁,隨即看向湯和,問道:“您是怎麼想的?”
湯和聞言,壓低聲音道:“老臣想,這是不是陛下刻意推波助瀾的。”
“此事如果詳查下去,恐怕和朝堂的某些人有關,陛下如此做,是想借殿下的手……”
“我覺得不是。”
朱檀搖頭:“父皇何許人,他若知曉此事,定是雷霆萬鈞,以雷霆手段直接絕了這些人的根基,絕對不會這麼磨磨唧唧的。”
“這件事背後的推手,肯定另有其人。”
湯和想了想,沒搭話。
其實這件事他也隻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按照正常思路分析,上麵那位授意的可能性最大。
但湯和對朱元璋也十分了解,知道上位的脾氣,若這事他真知道了,就如朱檀說的那樣,是絕對不可能忍著的。
“暫且不管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吧。”
朱檀點了點桌上的抵報,輕聲道:“隻要拿下這個樸家,問過之後自有分曉。”
“殿下,做此事,還是要謀定後動。”
湯和開口道:“樸家隻是露在外麵的人,背後涉及到我大明的官僚,以殿下的身份卻……”
朱檀再受恩寵,聲望再高,他也隻是皇子,不是太子,無權觸碰大明的政務。
也就是說,就算朱檀將此事查的清清楚楚,最後定奪的人還是老爺子,他絕不能獨斷專行。
想到這,朱檀大概知道這是個什麼套了,隨即抿嘴笑道。
“沒事,這次剿滅倭寇的軍事,不光有我,後麵還有彆人。”
湯和聞言一怔,下意識問道:“誰?”
“我親愛的四哥,燕王啊。”
……
湯和隻在朱檀那逗留了一夜,第二天便匆匆趕回山東都司。
按朱檀的謀劃,山東都司的兵馬已然要開始調動,向海津府(今海津)集結,並在海津府當地港口登船,一路南下,掃平倭寇。
不過在湯和走之前,朱檀刻意告訴他調兵的速度不要太快。
湯和離開之後,朱檀又在城內逗留了幾天,直到馬和回來彙報,他要的戰船已經籌備好了。
故此,朱檀抵達遼寧都司造船廠的十一天之後,終於看到了自己想象中的鐵甲戰艦。
此刻,他站在戰艦之上,看著一門門固定在甲板上的火炮,看著寬闊的甲板和厚重的鐵甲,心中一陣激蕩。
按照他的設計,造船廠的匠人將火炮分列三層,兩排共二十八門,再加船頭和船尾的火炮,一共三十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