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檀這麼說,武寧隻覺自己腦中嗡了一下,差點都沒坐住直接趴在地上。
原本,原本啊,武寧還覺得自己的國力尚可,兵峰可以,足可笑傲琉球。
但今天看到大明水師之後,他才知道自己是多坐井觀天。
莫說和大明相比,就是和東瀛人相比,他中山王麾下的這些軍將也根本都不夠看的。
大明皇帝下旨讓他幫助討伐東瀛?
這不是讓他去死嗎?
朱檀的一句話,嚇的武寧臉都白了。
他是荒淫無道,是作威作福,但這不代表他是傻子。
他是覺得自己在琉球可以高枕無憂,甚至有可能一統整個琉球群島,可他同時也清楚,無論是東瀛還是大明,在琉球麵前都是龐然大物。
他接受了大明的冊封,但不代表他會為了大明和另一個龐然大物拚命。
看到武寧這個樣子,朱檀心中冷笑,已然看穿了一切,但還裝做沒看懂的樣子,輕聲問道。
“中山王,你這是身子不爽利?”
“沒沒,沒有。”
武寧趕忙擺手,儘可能的讓自己表現的不那麼沒種。
可方才朱檀說的話一直在他腦中盤旋,那就像一把懸在他頭上的利劍,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
“那個……魯王殿下。”
武寧此時看向朱檀,腦中一片混沌,心底除了朱檀剛才的話之外,還有一張清秀的麵孔在盤旋。
“陛下當真下令,讓,讓我中山國出兵?”
“出兵?出什麼兵?”
朱檀決定逗逗這個中山王,這人太有意思了。
朱檀走南闖北,幾乎什麼樣的人都見過,但還沒見過一國之主能慫成這樣的,看著甚是滑稽。
“啊?那個……不是您說……您說大明皇帝下旨。”
“嗯,對。”朱檀點頭:“父皇是下旨,讓中山國幫助大明征討東瀛。”
“中山王沒接到聖旨嗎?”
“接,接到了。”
武寧此時滿頭都是汗,他根本不知道朱檀是什麼意思,朱檀隨便兩句話,就已經把他弄暈了。
至於先前自己謀士給他出的計策,讓他見到朱檀之後如何說,巧妙的把矛盾轉移到山北和山南國去,給他們中山國拉扯出更大的空間之類的話,他全都忘的一乾二淨了。
“可,可聖旨上沒說……”
“既然本王來此,就已說明父皇的意思了,需要說的那麼明顯嗎?”
朱檀拿起酒杯,下意識的想喝,但聞到杯中傳來的陣陣酸氣,還是悻悻的放下,又道:“中山王是什麼意思?不打算奉父皇旨意?”
“沒有沒有,萬萬不敢。”
武寧再次連連擺手,頭上的汗更多了,他的思緒雖在瘋狂運轉,可卻感覺自己的腦子是空的,竟什麼都想不出來。
“那個……魯王殿下,那個……”
“不敢就最好。”朱檀笑了笑:“兵就不用你們中山國出了,本王也看了,你們中山國沒什麼兵將,就算出兵,也對東瀛人造不成什麼威脅。”
整個中山國,現役軍將有堂堂一千人馬,全國可戰之人全都加起來,滿打滿算,能湊出個五六千人。
大明打仗,攻城拔寨,先鋒營的仆從軍都不止這個數。
可這個數字卻已經是琉球中山國的幾乎全部人馬了。
朱檀的語氣雖平順,但卻帶著明顯的鄙夷和上位者的蔑視。
不過這話落在武寧耳中,卻讓他心中長出一口氣,感覺壓在心頭的巨石都忽然消失了。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訕笑著看向朱檀,輕聲道:“那……那中山國不出兵,要怎麼幫助大明征討東瀛?”
“這簡單。”
朱檀拿起筷子,看了一眼麵前的菜肴,食欲瞬間沒理智遏製,又放下筷子才道:“中山王,你可看到了我大明鐵甲艦?”
“看,看見了。”武寧咽了一口吐沫:“鱗次櫛比。”
朱檀翻了個白眼,鱗次櫛比是怎麼用的?
但他也並未在意,而是笑道:“這樣的戰艦,我大明有數十艘。”
武寧愣了,感覺自己口乾舌燥。
他親眼見到了大明的鐵甲戰艦,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巨大戰艦,那還不馳騁海疆,縱橫天下?
可這種讓他望塵莫及的巨大戰艦,大明居然有數十艘?
“這次征討東瀛,父皇下令,讓本王調遣其中二十艘。”
朱檀笑容越來越深,靜靜的看著武寧,又道:“若直撲東瀛,勞師遠征,恐有意外。”
“故此,大明打算在琉球修建港口。”
“父皇曾提議在另外兩國修建,但本王和父皇說,中山國對大明一直恭順,乃我大明最得力之藩國,這港口修建之事,需先選擇中山國。”
“若中山國不願,再選他人不遲。”
“故此,父皇提議下旨讓本王前來,就是問問中山王你的意思。”
武寧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速,都快從嗓子眼裡蹦出來了。
給大明修建港口,就在中山國修?這不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嗎?
如果一旦修成,大明鐵甲戰船往港口裡這麼一停,其他兩國還不立刻俯首稱臣,直接跪在自己麵前磕頭。
想到這,武寧臉上終於見了笑,但卻沒立刻說話,而是沉寂在自己的幻想裡。
朱檀當然不知道武寧再想什麼,隻是看此人若有所思,便直接開口道。
“如果中山王覺得不妥,那本王就去彆處。”
“沒沒,妥!太妥了!”
聽到這話,武寧才猛的反應過來,立刻開口道:“陛下有令,小王不敢不從。”
“大明港口之事,我中山國一定竭儘全力,幫助魯王殿下達成!”
“沒困難?”
朱檀麵露擔憂之色,輕聲問道:“這港口可是大工程,耗時良久,也要耗費大量錢糧啊。”
“沒困難,魯王殿下放心!”武寧拍著胸脯道:“大明凡有拆遷,中山國莫敢不從!”
“您就說什麼時候動工吧。”
“你們中山國有多少工匠?”
“額……”
這下給武寧問蒙了,工匠?什麼工匠?
修建個港口還需要工匠?
命令傳達下去,讓下邊兒人修唄,還管他是不是工匠。
但魯王既然這麼問了,那武寧就必須要答,故此,他想了良久,伸出一根手指。
“一萬?”
武寧搖頭。
“一千?”
武寧又搖頭。
“不會是一百吧!”
“不是。”武寧道:“十個。”
武寧認真的開口,而且說的是實話。
中山國,能給王府服務的匠人才能稱得上是工匠,在武寧眼裡,這種人最多也不超過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