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看似國泰民安,實則已是危機四伏!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百姓流離失所,貪官汙吏橫行霸道,邊關戰事不斷……”
“這些問題,難道大哥你都看不到嗎?!”
朱標沉默了。
他並非不知朝堂上的這些問題,隻是在他看來,這些問題並非不能解決,隻需慢慢改革。
假以時日,大明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解決?怎麼解決?”
朱檀冷笑一聲:
“大哥,你從小熟讀儒家經典,難道不明白,這天下之大,問題之多,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本書,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麵的文字說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大哥,你可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朱標當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這是儒家經典《荀子》中的一句話,意指百姓能夠擁護君主,也能夠推翻君主。
他看著朱檀,心中突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十弟,你到底想說什麼?”
朱檀沉默了片刻,眼神深邃,仿佛穿透了曆史的迷霧,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
“大哥,你有沒有想過,這天下,並非隻能是父皇的天下,也並非隻能是朱家人的天下?”
朱標心頭一震,不可置信地看著朱檀:
“十弟,你.你這是何意?”
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讀的都是聖賢書,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三綱五常.
何時聽過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朱檀沒有理會朱標的震驚,自顧自地說道: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曆朝曆代,皆是家天下,君王至上。可結果呢?王朝更迭,民不聊生,這真的是百姓想要的嗎?”
他走到書桌旁,拿起一方硯台,沉甸甸的,仿佛托著整個王朝的重量。
“大哥,你可知這天下,有多少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他們終日勞作,卻連溫飽都難以解決,而那些貪官汙吏,卻錦衣玉食,醉生夢死!”
朱標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無從說起。
他不是不知道民間疾苦,隻是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自古以來,都是這般,朱元璋建立大明,已是開萬世之太平,難道還能要求更多嗎?
似乎看穿了朱標的想法,朱檀冷笑一聲:
“大哥,你難道就甘心,讓這大明,也走上之前那些王朝的老路嗎?”
“那你說,該如何?”
朱標第一次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了懷疑,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這天下,不應該是某個人的天下,而應該是屬於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朱檀語氣堅定,擲地有聲。
“屬於所有人的天下?”
朱標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一片空白,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大哥,你仔細想想,為何那些開國之君,能夠得到百姓擁戴,建立王朝?那是因為他們順應了民心,給了百姓想要的!”
朱檀的聲音充滿了蠱惑人心的力量。
“可如今,大明已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我們又何須改變?”
朱標雖然被朱檀說動了心,但多年來的教育,讓他本能地想要維護現有的秩序。
“安居樂業?大哥,你捫心自問,這天下百姓,真的安居樂業嗎?”
朱檀步步緊逼,不給朱標喘息的機會。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指著遠處繁華的街道:
“你看,這應天府,歌舞升平,車水馬龍,可這真的是大明的全部嗎?大哥,你難道忘了,這繁華之下,又有多少百姓掙紮在生死線上?”
凜冽的寒風吹進書房,也吹散了朱標心中最後一絲僥幸。
他想起自己微服私訪時,看到的那些衣衫襤褸的百姓.
想起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想起那些敢怒不敢言的百姓。
“十弟,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們又能做什麼呢?”
朱標的聲音充滿了無力感,他第一次對未來感到迷茫。
朱檀深吸一口氣,壓低聲音,緩緩說道:
“大哥,你我兄弟二人,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深受孔孟之道的影響。可你有沒有想過,這儒家思想,真的就是治國安邦的至理名言嗎?”
“這……”
朱標語塞,他從未懷疑過儒家思想的正確性.
也從未想過,這世間,還有其他的治國之道。
“大哥,儒家思想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強調君權神授,這固然有利於維護統治者的權威,但卻也把百姓置於了被動的地位。”
“長此以往,百姓必然敢怒不敢言,而君主則會越來越昏庸,最終導致王朝覆滅!”
朱檀的話如同一道驚雷,在朱標耳邊炸響。
他從未想過,自己從小到大深信不疑的儒家思想,竟然還有如此致命的缺陷!
“那…那依十弟之見,該如何是好?”
朱標的聲音有些乾澀,他感覺自己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念正在崩塌。
朱檀走到窗邊,推開窗戶,看著窗外廣闊的天空,語氣深沉地說道:“大哥,你可曾聽聞過‘民主’二字?”
“民主?”朱標滿臉疑惑,這個詞他從未聽過。
“不錯,便是民主!這天下,並非一人之天下,而是萬民之天下!君主並非至高無上的存在,而應該是為百姓服務的!”
朱檀轉過身,目光炯炯地看向朱標,語氣堅定地說道:
“唯有實行民主,讓百姓擁有參政議政的權利,讓百姓能夠監督君主,才能真正實現長治久安!”
朱標徹底愣住了,他感覺自己仿佛在聽天書一般。
這番話,完全顛覆了他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認知。
“這…這怎麼可能?”
朱標喃喃自語道,“自古以來,哪有君主與百姓平起平坐的道理?”
“大哥,這世間之事,並非一成不變。”
朱檀走到朱標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我兄弟二人,身負天下重任,更應該打破舊有的觀念,去探索新的治國之道!”
朱標眉頭緊鎖,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內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朱檀的話語在他腦海中回蕩,衝擊著他多年來建立的認知體係。
他從未想過,自己從小奉為圭臬的儒家思想,竟會是王朝覆滅的隱患。
而“民主”這個新鮮詞彙。
更像是一顆石子,在他平靜的心湖中激起千層浪。
“十弟,你說的這些,太過匪夷所思……”
朱標停下腳步,語氣中充滿了猶豫和不安:
“自古以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豈能輕易更改?”
朱檀走到他身邊,壓低聲音說道:
“大哥,時移世易,墨守成規隻會自取滅亡。如今我大明初定,百廢待興,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想想,若真能實現‘民主’,讓百姓參與到國家治理中來,那將是何等盛世景象?”
朱標被朱檀描繪的宏偉藍圖所吸引,但他心中依然充滿了疑慮:
“可…可是,該如何操作?如何才能讓百姓信服?如何才能保證‘民主’不會變成另一種混亂?”
“大哥,此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朱檀胸有成竹地說道:
“我打算先在我自己的封地進行試點,製定一套完善的製度,讓百姓選舉代表,參與地方治理。若真能成功,便可逐步推廣至全國!”(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