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親戚是否真心這件事,於蘇妮,充滿疑慮。但對從小出生於多子女家庭的蘇妮媽媽來說,姐妹間的相幫、兄弟間的扶持,卻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在蘇妮媽媽意識裡,那從前,他們兄弟姐妹誰生了孩子,都是輪流帶的。所以自然而然,兄弟姐妹與這些孩子們親厚,是無可厚非。
因而平時,關心孩子成績也好,詢問孩子前程也罷,都是親情的表現。根本不存在,要多生一條心眼兒的,進一步思慮這些行為、言語,背後動機的需要!
再者,蘇妮爸媽一路走來,親戚們的信譽,他們都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當年,蘇妮的叔叔買房缺錢,蘇妮爸爸這邊,所有的兄弟姐妹,又有哪個,是沒出錢的?大家多多少少,都表達了自己的支持。並且,蘇妮叔叔在之後,也都一一償還,並沒有拖欠、或讓兄弟姐妹們難堪的情況。
再比如,蘇妮媽媽在蘇妮初中時,曾發過一次闌尾炎,需要手術,住院幾天,那個時候,晚上陪夜,基本都是兄弟姐妹們輪流的。根本不存在埋冤,大家夥兒都是一團和氣的。
所以,哪家有事,都有各方支援。
蘇妮爸媽是感受著大家庭的溫暖,走到的今天。所以,蘇媽媽根本無法理解蘇妮的遲疑與猶豫,她不懂,這孩子為什麼那麼抵觸,去她表姐孩子、張藍的家?為什麼不願意去聽她的指導——一個已然有了成功經驗、可堪作她前輩的話?
她反而處處在猜忌對方的用心,口口聲聲,老說,“媽媽,你不覺得奇怪嗎”的話,簡直是……不可理喻!
所以蘇妮媽媽很生氣,覺得蘇妮一點兒都不體諒,當媽的良苦用心!她身為長輩,要放下麵子,去求到一個晚輩的跟前,這是她這個底層的、無門無路的母親,為孩子做出的,多大的犧牲呢——
蘇妮爸媽都是農村出生,90年代江上市發展,拆了“鶴立四門”邊緣的幾個村莊,這才住進了公寓。
因此,對於長幼秩序、輩份倫常的事兒,他們還是很在意的。
然而,這一代的孩子們,無法理解父母的不易不提,竟還如此冷漠、無情。個中因由,實在是令長輩們不懂的。
既然說不通,也無法擺脫身為父母“為之計深遠”的責任,那就隻能用強壓,非將孩子,提溜著前去,“跑親戚”。
於是7月中下旬,蘇妮跟伊菱聊完的一個星期之後,蘇妮又麵試了2家公司,不太滿意。跟著就被她老媽,生拖硬拽著,去見她張藍姐姐了。
蘇妮的表姨媽,一早,就把她女兒家的地址,給了蘇妮媽。蘇妮媽提前給這個張藍姐姐,打了電話,約了時間,隻說,從沒來過她家,認個門兒。
對方又有什麼不懂的?笑嗬嗬在電話那頭道:“哎喲姨,我們是好久沒見了呀!那就這個周六吧?周六我休息。”
便這麼說定了。
張藍原同蘇妮一樣,也是近灣區人,但如今是住在近灣區隔壁的西灣區,即江上市地地道道城中區的“鶴立四門”內。
她所在的小區,地段極好,四通八達,基礎建設完備,出行、生活,可謂樣樣方便快捷。蘇妮跟她媽媽是搭地鐵前往的,出地鐵不到10分鐘,便能步行至目的地。
隻是,這邊房價雖因地價,而絕對不菲,然則“鶴立四門”的許多小區,因建築年代偏遠,所以在外觀上,瞧著非常老舊。
並且,公寓內沒有電梯。蘇妮跟她媽爬在水泥的樓梯上,看油漆斑駁的扶手,以及脫落的牆麵,隻覺,這房子比她家那個小區,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