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妮陷在這份“穩定”工作帶給她的爭鬥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另一邊眼瞧著蘇妮都已經帶著雙方家長見麵的伊菱媽,對於自家那個啥都“不穩”的女兒,也開始暗暗的心生焦慮。
雖說伊菱如今有了收入,當初她執意提出要搬到外麵住,伊媽也曉得,是因為這小區裡的流言蜚語,給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身為寵溺女兒的母親,伊媽心下雖不舍得女兒離開自己,但最終,還是默認了她獨立。
孩子不容易,這個世界女孩兒要承受的東西也太多。仿佛一步都不能走錯,錯了,就要用一生去填的嚴苛。
伊媽何嘗不知道,所有一切的改變,都要從伊菱跟周家棟分手那天,開始算起?她跌了這一跤,到如今,便仿佛再也沒有了跟人交往的能力!
伊媽覺得,女兒已經很好了,她現在跟著張維他們創業,有了做事的鬥誌、有了學習的動力,正正經經的奮進,不能算優秀嗎?
所以對於過去,她有什麼好放不下的?她也就糊塗了那一次而已,還在最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年紀,她怎麼就不配再得到幸福了呢?!
可是每一次,伊媽同女兒說起,讓她去相親,伊菱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跟著就皺眉來一句:“媽,我的事兒,你彆管了。”
不管?怎麼不管?
當媽的沒有彆的指望,一路辛辛苦苦的養大了她,就盼著她能在合適的年紀結個婚、生個娃,這有錯嗎?千百年來,人類不都是遵循著這個軌跡走過來的嘛?
關鍵是,再拖,就要難辦了呀!
這一年又一年的時光飛逝,女孩子的青春,就像那隻開一季的花兒,過了最鼎盛的時期,就再也追不回來了。
而相親市場,是最為殘酷的,“過了期”的花兒,難免會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事實上,回憶到之前伊菱的受傷、親眼目睹到寶貝女兒的性情大變時,伊媽不是沒轉念過:不如就這樣算了吧?不去催她了,萬一再碰到個渣男,還不如讓她在我身邊,當個老姑娘呢!隻要女兒這輩子高興就成了嘛!
然而這時髦的思想,如六月的天,伊媽的精神,就在“持續性慈愛”與“間歇性冷爆”間,不停的來回遊移。
因為她會想到,如果女兒真當了老姑娘,等當爹媽的百年歸老之後,她孤單寂寞、無人照拂怎麼辦?她若被欺負了、被騙了,又怎麼辦?
兩種意念不時的在伊媽腦袋裡撕扯,跟著有一天,她終於受不了的決定,替女兒去公園的相親角看看。仿佛看了,孩子就能願意結婚了一樣。總之,就是必須得做點什麼的心情。
於是一個周六,在伊菱提前打電話來說,這禮拜跟徐進他們一塊兒去看辦公場地、不回家吃飯之後,伊媽收拾了一下,隻身前往了位於渠安西路上的山石公園。
天氣很好,山石公園裡人來人往,盛勢不減當年。伊媽記得她年輕時,也經常跟伊爸來這個公園會麵,那個時候,這兒就是戀愛寶地,羞澀的青年男女,隻要往小樹林裡一鑽,那鐵定就是要接吻。
那會兒風氣不像現在開放,各種可供男女相處、升華感情的場所也多。當然,物質匱乏的時代,人跟人戀愛的成本,也不像今天這般巨大。
伊媽默默感慨著昔日的淳樸,腳步不間斷的沿著小路,不停往裡走。
許多記憶都已經模糊了,各種花卉、盆景的擺放,小賣部、摩天輪的位置,伊媽全不再清晰。但花叢中那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火炬雕塑,曆經了時間、看儘了都市的繁華,卻依舊,鮮豔地立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