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內心的秘密世界!
在子墨兩歲的時候,青雲和佩珍決定去省城發展。說走就走,隻是曉光被暫時安排到阿姨家。
曉光的阿姨是佩珍的姐姐,姐姐叫佩雲,人很溫柔,像雲朵一樣柔軟。家裡有一個和曉光同年的男孩子舒朗,和一個女孩舒心。
舒心比曉光和舒朗大幾歲。能照顧他們兩個。等到青雲一家在省城安頓好,立刻就把曉光接走了。
青雲一家剛到省城,安頓下來之後。一家三口在街上走著,感受著這個城市的溫度。
這是一座古城,城市和郊外被一道護城河分割開來,感覺什麼都是古老的。不過與鄉村相比還是有很多現代化的建築的。
住宅區內,一棟棟七層高的樓房,吸引了青雲的目光。什麼時候能在這裡有個家,成了心底的期望。
路上汽車也多。不過街上的出租車多是麵包,綠城的人常說是“麵的”。街上跑的也是桑塔納類的轎車,造型有些古板,好像一切都被框在裡麵。
子墨也跟隨父母來到了這裡,對這裡的一切感覺很新奇,不過她還是很依賴媽媽。媽媽去哪都想跟著。子墨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直到十歲。當媽媽出門沒有帶著子墨,子墨都會躺在床上偷偷的抹眼淚,想著媽媽不要她了,直到媽媽再次出現的時候,她好像又滿血複活了。這樣一個敏感可愛的小女孩,真是讓人憐愛。更何況她有著圓圓的小臉,像一個小蘋果,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子墨隨父母搬到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小區,時光裡小區。子墨在這裡度過了她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光。
到了新家,子墨很高興。她最喜歡的還是爬樓梯。扶著欄杆,一級一級的向上走,在這個兩歲孩子的世界裡,仿佛是最幸福的事。
子墨的家在五樓,剛剛好,不至於太累。打開房間門,迎麵走來是客廳。經過青雲的裝飾,簡單而溫馨。
從此,這裡就是他們暫時的家了。這是一個兩居室。主臥是自己居住。另一間是給曉光準備的。
等一切都安頓好了。青雲想起給家裡打個電話,那時因為問診的方便。葉家已經裝了一部電話。
隨著電話鈴聲的響起,葉炳天接起了電話,說到是青雲嗎?父子倆像商量好了似的。青雲報了平安,並與父親聊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這天晚上,躺在床上,青雲小聲說“佩珍,謝謝你願意陪我來省城,希望我們越來越好。”
佩珍這時並沒有睡著,翻過身來,抓住青雲的手說“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想到明天還要去姑母家做客,青雲說“睡吧。”不一會兒一家人就進入了夢鄉。子墨躺在床的最裡邊,被媽媽護在懷裡。
這就是小孩子的幸福吧,時刻被人保護著。被愛包圍著。
早上六點半,青雲準時起床了。開始做起了早飯,煮了粥和雞蛋,外加一份炒青菜。
北方人的早餐餐桌上的標配是饅頭。饅頭還有許多親屬,例如花卷、鹹卷。由此而來的麵食還有好多。今天早上青雲在樓下買的是劉記手工饅頭。
青雲回到家裡,佩珍還在床上睡著。子墨睜著一雙懵鬆的睡眼,此刻正看著媽媽,好像在看著全世界。看著子墨的青雲。
清晨,這一幅溫馨的畫麵。好想到那個時空去,和他們一起分享這頓早飯。
吃過飯,一家人就坐上了去姑母家的公交車,姑母的家在城西。青雲隻有這一個姑姑,因為姑姑嫁到了綠城。便和姑姑很少見麵。
青雲的姑姑一家人都是工人,這在那個年代仿佛是人人都羨慕的鐵飯碗。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在棉紡廠上班。大兒子二兒子在綠城公園做管理員。
很快,公交車在城西的一條小街上停了下來。青雲帶著妻子和女兒,按著父親給的地址找到了姑姑的家。
這是一個簡單的家屬院,隻有四個單元。居民樓的前邊還有一排平房,那是一間間的自行車庫。大概被分成一米五寬每間。一個小鐵門加一把小鎖,一戶一間。
姑姑家在二樓東戶,噔噔噔。開門的正是青雲的姑姑葉錦華。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但是精神很好,滿臉笑容的歡迎著來做客的侄子一家。
青雲給姑姑帶了家裡的特產茶葉,還買了營養品。葉錦華溫和的招呼他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子墨是一個安靜的小姑娘。
爸爸媽媽教她,要叫姑墨輕輕的叫了姑奶。青雲和姑姑說了自己的想法,想在綠城生活。
葉錦華柔聲說到“慢慢來,看看做什麼合適,現在改革開放了,掙錢的機會變多了。”
溫馨的時光過的真快,馬上快到中午了。葉錦華在廚房裡忙活,給侄子包餃子。佩珍也去幫忙。不一會兒,餃子就做好了。
說起餃子,不得不多說幾句。在北方人的餐桌上,逢年過節,少不了的會有餃子,而且是各種口味的。一般有肉的,和韭菜雞蛋的。
熱騰騰的餃子一上桌,氣氛也更和諧了。等到姑姑落座,動筷時,青雲一家人才開始吃飯。
這是青雲自結婚起就和佩珍商量好的。為了以後孩子的教育,在吃飯時,隻要有長輩在場,必須長輩先坐,先動筷子。
葉錦華的手工餃子還是很不錯的,特彆是她調的餃子餡兒,汁濃味美。子墨嘗了姑奶包的餃子,笑眯眯的自言自語“香……,香……,香。”
一家人都被子墨稚嫩的樣子,逗笑了。葉錦華更是讓侄子侄媳婦,多吃點。
臨走時,葉錦華囑咐青雲,以後帶著子墨常來玩。
回到家附近的青雲,帶著佩珍來熟悉一下附近的生活環境。時光裡小區的位置還是不錯的。因為是居民區,學校醫院還有菜市場都在附近。
通往菜市場有一條小路,小路的邊上是一條河。雖然是河,但是河裡卻沒有水。多的是汙泥,以至於人們忘記了這條河本來的名字,都叫他臭水河。
不過這條河並不影響周圍的居民,因為在河兩邊有種的各種蔬菜和花椒樹。
菜市場在河與一條公路的交彙處。市場裡供應齊全,居家日用的物品都能在這裡買到。
菜市場南北長有500米左右,路兩邊多是擺攤的小販。有時路中間也有人撐起攤位叫賣。
青雲購買了家裡缺的一部分日用品,和佩珍,子墨,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因為此時青雲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在這個城市發展,並趁著改革開放的好形式,下海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