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內心的秘密世界!
剛剛進入一三班這個集體,子墨屬於比較普通的那一個,隻和同桌和鄰座的同學熟悉了起來。
子墨的同學家裡一部分都是離學校比較近,走路來上學。每天早上可以晚起一會兒。
子墨的家雖然也不是很遠,但是要坐公交車,子墨擁有了自己的一個公交卡。
因為要坐車,子墨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當然那時候因為娛樂活動比較少。
子墨晚上睡的比較早,八點半就睡覺了。每天早上上學都是在家裡吃了早飯再去學校。
有時佩珍會送子墨到公交站,看她坐上公交車。有時候周末的時候,因為要早點準備生意。
佩珍也會和子墨一起坐公交車,這時候的子墨是最開心的。
在車上一般都有座位,清晨上班的人不多。到子墨學校的是2路公交車。
子墨總是和媽媽坐在一起,和媽媽聊天,這對母女的關係特彆好,無話不談。
佩珍也總能在各種事上給子墨好的建議。子墨也在佩珍的影響下,獨自探索著這個世界。
在子墨學校科林路的入口處,南邊是一排排的平房,都是一個個的小商店。
從路口一直延伸到學校門口,足足有五百米長。不知道有多少家店鋪。
有小吃店,玩具店,文具店,還有小的百貨店。各種商店都有,也可以說一所小學帶來的人流量養活了這條小街。
早上上學的學生,有的在家裡沒有早飯,便會在路口的早餐鋪子吃點兒早點。
北方的早點就是,胡辣湯配油條。當然湯類還有豆沫,豆腐腦,八寶粥。
吃的除了油條還有糖糕,菜角,都是油炸的。!包子類有水煎包,小籠包。應有儘有,還有大的肉包子和素包子。
有的早餐店還有蔥花油餅,那是子墨最喜歡的了。說起小吃來,不得不說說。
子墨愛吃的另外兩樣,就是粉漿麵條和臭豆腐了。子墨從小就愛吃麵條。
自從吃過一次粉漿麵條之後,每次遇見賣粉漿麵條的,都會讓媽媽陪自己吃一碗。
賣粉漿麵條的一般都是流動的攤位,攤主騎一輛三輪車,車上放一個保溫桶,裡麵有滿滿一桶的麵條。
旁邊有一個位置專門放調料,有芹菜黃豆,喜歡吃辣椒和醋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
子墨常常請求佩珍給她做粉漿麵條,可是佩珍不太喜歡吃,認為粉漿麵條是煮濃了的麵。
不好吃,所以也一次沒有嘗試過。不過佩珍的廚藝還是不錯的,各種家常菜都做的很可口。
所以子墨和曉光也是很有口福的,這一點是子墨長大後,聽朋友訴說自己母親不怎麼擅長廚藝,所以他對吃東西不怎麼挑。
通過對比,子墨感覺自己有一個會做飯的媽媽,很感恩。
子墨偶爾也會在科林路口的這家早餐鋪子吃早點。而這家店的主人,也比較和善。
這其實是一個路邊早餐攤,不算是一家店。因為開吃早餐的都是小學生,他們一般都吃不了太多。
所以五毛錢一碗的胡辣湯,學生們經常買半碗,花上三毛錢,攤主也總是給學生們都打多半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