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髑髏纏草根
荒村夜冷風扣門
寧為太平犬
莫作亂離人
顧清也的聲音很輕,但是所有人都聽見了,停下了手中的筆,停下了辭藻華麗的創作,靜靜的聽著,沒有伴奏,沒有伴舞,卻字字唱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誰說不是呢。
曲調一轉,唱詞高昂
秋雨嗚咽似鬼哭
天陰雨濕陰風撲
戰火已熄鬼火綠
狂沙亂走來複去
戰馬哀嘶
荊棘參差
血袍汙塵變作淄
征雁悲鳴
暗夜如屏
臥屍未寒血半凝
冤魂怨魄無名留
古來白骨誰人收
年年征戰背故鄉
家中妻小空相望
秋月已圓人未全
夜雨如淚泣漣漣
歌畢,顧清也沒有經曆過戰亂,最苦也隻是和趙來京的路上,吃不飽,走路磨腳的日子。那些孩子經曆過的逃難,她無法體會,這世上,並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除非自己經曆過。顧清也唱不出這首歌的悲哀,但恰恰這是這種欠缺,讓在場的人,都自愧不如,自詡清高,但是為了一副價值不菲的畫作,傾儘自己的學識,有幾個人沒有趙匡胤的想法,賣了換錢。
趙匡胤也陷入了沉思,自己原先隻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但是自己經曆了驅逐,流浪,乞討,一腔熱血沒有可以用武之地,漸漸的,覺得口腹之欲不能滿足他的心了,他不想再為了吃飯和睡覺而苦惱,也不想世上其他人和他一樣,流落他鄉,無處安身。
看了一眼顧清也,唱完歌的她怔怔的,趙匡胤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對這個認識不久的朋友,這麼傾心,最初隻是感覺兩人性情相投,結伴而行不失為一種樂趣,後來酒樓無意撞見她洗澡,才知道她是女子,震驚之餘,又覺得羞愧,自己的心境居然還不如一女子。
李昉也是靜靜的聽著,他不會武功,但是這一顆濟世救國的心是一樣的,原想就此定下顧清也為彩頭,但是顧清也推脫了,理由是,自己這個算不上詩詞。與規矩不符。李昉也隻有另尋他人。
詩會結束的時候,太陽已經掛在西邊了,眾人和李昉告辭,路過趙匡胤和顧清也時,停下來,深深的行了個禮。
這一局,顧清也和趙匡胤都背擺在世人麵前了。之後的事,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