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階狂潮!
浦音的學生也沒有像狂熱粉絲見到偶像明星那樣失去理智,大家對陳群冠表現出來的更多是敬佩和喜愛,問的不是娛樂八卦新聞,而是和藝術相關的。
陳群冠談笑風生,鼓勵師弟師妹們要好好努力,隻要願意付出,就可以跟他一樣,當初他在學校也不是多麼出類拔萃,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不斷拚搏。
有人問“你剛剛和四零二的合作愉快嗎?”
陳群冠點頭“回母校本來就很愉快了,現在更開心,我的老師又教出了這麼出色的學生。”
有人問“你覺得楊景行是天才嗎?”
陳群冠認真“世界上沒有天才,但是當然有天賦,不過大家更應該看到他的努力付出。”
人群一陣訕笑聲,似乎是在鄙視楊景行。
還有問題“今天晚上,你會和楊景行合作嗎?”
陳群冠賣關子了“這個,大家到時候就知道了。可以肯定的是,楊景行和陳羽都會為我捧場,謝謝他們。”
柴麗甜那位想當記者的同學趙儷搶到前麵,順勢“你能評價一下陳羽嗎?”胸口還掛著相機。
陳群冠笑“陳羽非常出色,我覺得她以後的發展會非常好。”
趙儷請求“能和楊景行合一張影嗎?”
陳群冠打量趙儷“你是那家媒體的朋友?”
趙儷說“我就是學校宣傳部的。”
陳群冠還問楊景行“沒問題吧?”
楊景行點頭,還介紹“我的托。”
大家笑,趙儷嘿嘿解釋“不是,真的不是,不過我們認識。”
等楊景行和陳群冠合影後,李迎珍發揮威信了“散了!吃飯去。”
趙儷很有敬業精神“李教授,您覺得您的所有學生中,最出色的是誰?”
李迎珍很沒好臉色“我的學生每一個都很出色!”
楊景行高興了,幾乎要跟趙儷握手“太謝謝了,我好難得一次表揚的。”
喻昕婷的咯咯加嘿嘿在一陣笑聲中很突出,被注目後她才連忙收聲。
一群人下樓,陳群冠的車等著的,有司機。陳群冠開了車門,請李迎珍先上去,對楊景行說“還要接陳羽,你坐前麵吧。”
楊景行說“我開車去,等會方便。”
交代了喻昕婷和安馨幾句後,楊景行就去取車,出來發現陳群冠等在新教學樓下的,他也靠邊停。
陳羽讓大家等了幾分鐘才出現,先經過楊景行的車邊,低頭問“你也去?”
楊景行點頭“蹭飯。”
陳羽笑笑,去前麵,上了車。
午飯的格局就這麼小,隻有四個人。地方不錯,很安靜典雅的感覺,是陳羽選的,她還問楊景行和李迎珍是否滿意。
幾人先在宮廷風格的大廳裡坐在皇家範的沙發上喝茶,點菜。偏西方的菜品也顯得彆具一格,陳羽比較熟悉,給大家介紹一下,建議喝點紅酒。
陳羽對李迎珍很尊敬,李迎珍也就關心一下學生,知道了陳羽在浦海是獨自生活的,雖然公司給她配了一個助理,但是陳羽不太用,倒是父母經常來看她。
陳羽說自己很適應這種生活,反正每天除了練琴也沒多少業餘活動。她十一歲去德國,一個人一呆就是三年,期間隻回來過兩次,父母去看過幾次,早鍛煉出來了。
喝完了茶就入座了,楊景行和李迎珍坐一邊。說起晚上的事,陳羽才知道楊景行要和陳群冠合作雙鋼琴,她挺期待的。
陳群冠笑著建議陳羽“你就彈他的升c,改成楊景行作品演奏會。”
楊景行驚恐“觀眾恨死我。”
陳羽看楊景行,嗬嗬“好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陳群冠問“什麼規定?”
陳羽說“他的作品,好像隻有指定人才能彈。”
楊景行理所當然“不然誰還願意彈。”
李迎珍嚴肅說“陳羽,那首和小號的合奏也不是指定人的。”
陳羽嗬嗬“我知道,我開玩笑的。”
陳群冠猜測“升c小調,估計大部分學生不願彈,我是覺得真夠複雜的。把握好了是驚喜,聽眾肯定喜歡。”
陳羽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升c織體那麼清晰,就應該表現得細膩含蓄一些,感覺會高貴一點……上次聽的,有點太追求外在效果了。”
楊景行哈哈“我從來沒朝這個方向想過,高貴,比天才還恐怖。”
李迎珍卻說“陳羽說得也沒錯。”
陳羽就繼續表揚楊景行“我覺得你作曲和演奏,都有高貴又親切的感覺,尤其是演奏,真的!”
楊景行說“我覺得你的話聽起來是真的高貴又親切,尤其是親切。”
陳羽嗬嗬。
吃完飯已經近兩點了,陳群冠準備回酒店休息並準備一下,陳羽也要回家,楊景行就和李迎珍回學校。
李迎珍又跟楊景行商量,要不就讓陳群冠以後多演奏他的作品,畢竟音樂做出來就是要給更多的人欣賞。
楊景行坦白“如果昕婷她們彈好了,我更有成就感。”
李迎珍想起來“陳羽長得也不醜啊,性格也不錯,多麼成熟。”
楊景行笑“她已經是演奏家了,我懶得巴結。”
李迎珍氣憤“她要你巴結她了?多麼熱心,才聽了幾遍,理解比誰都深刻。”
楊景行鬥膽“我覺得她理解錯了。”
李迎珍長歎一口氣,換話題“你來來回回千萬注意安全,我這幾天心神不寧的。”
……
回到學校,楊景行就去四零二,門還沒打開就有人來驚喜打招呼了。喻昕婷她們來的時候,教室裡已經是六七號人,而且並不因為她們的到來而準備離開。
楊景行一兩個小時迎接到許多探訪,認識的不認識的走了一批又來一班,四零二前後進來十幾二十號人。話題基本上隻有一個,就是三零六前天晚上在浦海音樂廳取得的轟動性成功。
確實是轟動性成功,雖然這個成功的消息隻上了幾家媒體,還不如一個莫須有的八卦傳聞具廣泛度,但是對於浦音,對於浦海之春音樂節,對於音樂工作者和樂迷們來說,這種轟動是切切實實,大家都能為之激動喜悅的,因為這種轟動是靠汗水和智慧的藝術結晶換來的。
當然,對於楊景行而言,作品的成功也不再是靠學校和老師的私心跟偏袒了,所以熟悉不熟悉的同學都表示了祝賀。
楊景行從同學那裡知道,浦音的校報和網站對三零六作了專題報道,讚美之詞不像是給在校學生的。
至少有兩個電台的音樂節目提起了三零六,並為她們打了廣告。至少還有兩家報紙在對音樂節的報道中也對三零六著重介紹,雖然有點跑題偏重美女成分,但是對她們的音樂也是十分肯定的。
楊景行先看了看同學帶來的報紙。沒有很大篇幅沒有圖片,更不是頭版頭條,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那都是一些可以忽略的文字,但是對於曾經名不見經傳的人來說,上報紙就不算一件小事了。
楊景行並沒有因為報紙沒有提起自己而不高興,並且跟同學保證自己從前天晚上過後就沒見到三零六,而且也沒多少聯係。不過喻昕婷知道三零六的消息,說是這幾天要封閉式排演。
在大家的一致建議支持下,楊景行又看看網站。學校網站的專題報道名字是《我校學生組合“三零六”在浦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首演取得轟動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