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洋的目標很明確膽子也很大,這次瞄準了中影集團。可是人家中影集團才不會把你瞎貓碰到死耗子的峨洋放在眼裡,所以集團董事長說好的有空變沒空了,讓楊景行和孔亞飛白白等了一天到晚。
孔亞飛自己還好,沒有膨脹始終低姿態,他倒是覺得讓大名鼎鼎的四零二這樣灰頭土臉的陪著自己,實在過意不去。
楊景行自我安慰,說人家老大應該不是故意放鴿子,沒關係,下次再來,一定要把這事辦成了。
八月一號晚上十點了,楊景行還在錄音棚裡對戴清苦口婆心。戴清這次的專輯其實挺好做的,因為之前已經有了那麼多單曲,湊合湊合就行了。戴清現在的態度也是端正,但是實在是能力有限,讓黃倩池也是看著乾著急。
有電話了,製作人還是要接,讓戴清在黑屋裡好好沉靜一下。
何沛媛打來的“在乾嘛?”
楊景行說“棚裡,什麼事?”
“真的假的?”何沛媛還不信“行李收好了?”
楊景行哈“就幾件衣服,沒你們麻煩。”
何沛媛沒介意“問你個事,到底是日係車好還是美係車好?”
楊景行也不是專家“沒有誰一定好,準備買車?”
何沛媛說“給我爸買,你有什麼推薦沒?算了,你忙吧,讓他自己選。”
楊景行說“沒事,休息……你爸好不好麵子?”
何沛媛想了一下“……有點。”輕笑一聲。
楊景行哈“拿就看他們單位流行什麼,和你爸同樣職位的開的什麼。”
何沛媛說明“也沒這麼好麵子……主要是他開,可能有時候我也開一下。”
楊景行建議“那還是買你喜歡的,你喜歡的你爸肯定喜歡,你弄輛粉紅色的他也不會嫌棄。”
何沛媛咯咯,抱怨“我喜歡小點的車,我爸那麼高。”
楊景行說“飛度那麼小我也能開,你爸沒我高。”
何沛媛敏感了“就你高!?”
“不是這意思。”楊景行對美女完全耐心“我是覺得車就是代步,如果我再換車,我就買輛滿足基本需求的,二三十萬的可以了,省出來的錢還能吃幾頓好的,總比放在那貶值好。”
“就知道吃。”何沛媛好嫌棄“去歐洲了吃個夠!”
楊景行覺得“肯定要餓瘦。”
何沛媛切一聲“明天幾點走?”
楊景行說“中午,不過來不及吃午飯。”
“活該。”何沛媛“就想著出風頭。”
楊景行不要臉“責任和義務。”
何沛媛沒興致的語氣“那你好好義務,好去好回,不說了。”
楊景行嗯“謝謝,你們也好好準備。”
何沛媛拜拜。
楊景行晚安。
浦音訪問團一行就六個人,楊景行是最低職位的,為了節約經費,和校長副校長們一起擠在經濟艙裡近二十個小時,到達訪歐第一站裡昂,當地時間晚上了。
到比青旅好不了多少的酒店放下行李,來不及吃東西洗漱,先馬上開會計劃第二天的工作。事無巨細校長都要親力親為了,楊景行更得負責好自己這一塊。
第二天,楊景行是滿負荷運轉,先跟《丁桑鵬作曲技術理論分析》的法國編委會麵,然後參加十來個人的小型學術會議。楊景行的英語比較勉強,不過對手們也沒高到哪兒去。
學術交流之後,楊景行要見學生,就是大場麵了,上百號學生,其實就是個作曲大師班。楊景行在台上也站得住,畢竟第一交響曲已經確定為柏林愛樂下個音樂季的主打之一了。老外還幫忙統計了,三十歲往下的作曲家,雖然楊景行才出道兩三年,但作品是被商業演出最多的。
在大師班上把一群小年輕唬得雲裡霧裡之後,楊景行並沒招來仇恨,人家還爭相合影。
作曲大師班之後又是鋼琴大師班,楊景行並不怎麼演示的,大部分時間耍嘴皮子,偶爾來上一兩個小節,感覺也能怔住場麵。好像學鋼琴的年輕人,更容易更願意崇拜高手。
雖然在高層專家領域楊景行有點知名度,但是他的群眾基礎太薄弱了,所以這個大師班也不是被東道主請來的,也沒有酬勞可拿,隻不過是在展現了絕對實力並贏得了口碑之後,浦音才好意思跟人商量怎麼展開更多學術交流和學生交流,諸如之類。
兩天時間下來,浦音團隊還是非常滿意所取得的成果,也肯定了楊主任做出的貢獻,根本沒時間旅遊觀光,大家趕往下一站德國。基本上法國人隻是用來練手的,德國才是此行的重點。
德國有三站,分彆是柏林、漢諾威和漢堡。先到柏林,校長他們在柏林多少有一些人際關係,楊景行也來過一次認識了幾個人,所以場麵還是比較好看。
德國人的理念還是先進的,已經摒棄那種虛頭巴腦的所謂大師班了,也確實比較要求嚴謹和細節,早就不搗鼓什麼莫紮特貝多芬,都是走在前沿的。傳聞楊景行對利蓋蒂有深刻研究曾經震驚了茱莉亞,德國人就給了他一篇命題作文,而且要求了方向。
楊景行用了近三個小時時間,從利蓋蒂開始,發散到梅西安,施托克豪森,施尼特凱,凱奇,武滿徹,當然還有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還健在的兩位。
感覺楊景行已經把近現代音樂史研究得像是凡事親曆了一樣,而且還把所有事件之間的聯係和邏輯關係整理井井有條,隨時可以拎出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部作品來嚇扯一通。彆說三個小時的梗概描述,他完全可以講三百個小時。
深深階梯教室裡,在所有專家教授和年輕學生們都幾乎心悅誠服如癡如醉的時候,還是有刺頭發問了,既然楊景行先生對近現代和先鋒音樂藝術研究得這麼透徹,為什麼自己的第一交響曲和第一協奏曲,甚至是幾首奏鳴曲,反而一點也不先鋒。
周圍學生顯然做過功課,還列舉了楊景行第一交響曲中向巴洛克和古典主義看齊的鐵證。
楊景行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返璞歸真。這文盲,璞字都寫得散架了,不過唬一唬老外還是足夠了。
如果真的讓有文化的人聽了楊景行是怎麼老外解釋返璞歸真的意思,肯定會罵得他狗血淋頭,根本是狗屁不通牽強附會。
這天晚上的酒會上,柏林的校長高聲宣布楊景行願意為大家演奏一首。
楊景行彈的是浦音剛畢業的一位師兄的一首鋼琴曲,算比較先鋒了,難度非常之大,堪比鬼火馬捷帕,以至於都沒在畢業彙演上出現。
六分鐘的曲子,楊景行輕巧完成之後,幾十個衣冠楚楚的人圍著鋼琴鼓掌不停歇,好久都沒人願意破壞陣型。
楊景行器宇軒昂人模狗樣,像在場的人推薦了自己的師兄作曲家,校長他們真是滿臉的倍感欣慰。
私下裡,校長好像也知道楊景行這一趟是為難了,他告訴楊景行,其實自己也不是個喜歡拋頭露臉的人,但是就如同丁老為了楊景行四處出麵,李教授為了楊景行不怕求人也不怕得罪人……
楊景行十分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這些老師的教導和扶持,如果不是學校儘力為自己製造機會,自己也沒有可能在今天能有機會回報母校一點,楊景行已經開始感受到教育的光輝和偉大,更有幸能參與其中。
浦音團隊到漢諾威的時候,場麵已經比較盛大了,楊景行已經要分秒必爭了。
不管再忙,楊景行還是抽出兩個小時來跟趕來的格林見麵暢談,甚至邀請格林參加了自己的講座,讓這個著名樂評人有機會混入到學院派裡麵。
就在一周前,格林為喻昕婷的專輯寫了一篇不長不短的樂評,算是中等評價吧,總體意思是瑕不掩瑜。
安馨身為利茲冠軍,人生第一張專輯在沒發行之前就被很多樂評人瞄準了,後來總體上也得到了中等偏上的評價,很了不起,因為這些樂評人也都擁有世界級的眼光和品位。
可喻昕婷和安馨不一樣,沒幾個人樂評人關注她,所以除了在日本熱鬨了一下,其他地方的發布會見麵會什麼的都挺冷清。當然了,橫向來比喻昕婷也算好的了,畢竟是發行專輯了。
楊景行這次並沒溝通或者暗示過,格林就為喻昕婷寫了那篇樂評,雖然為了自己的口碑,格林必然要中肯,不能胡吹亂吹,但字裡行間都算是褒義的。而個彆尖酸刻薄的樂評人,喻昕婷在他們眼中就根本不是個成熟的演奏家。
在輿論共識形成之前,格林算是幫了喻昕婷一個大忙,因為能得到他一個中等評價就很不錯了,多少被他批得體無完膚的還混得風生水起呢。更重要的,格林的樂評加上留聲機的煽風點火,喻昕婷這個名字被更多更多的人知道了。所以,dg才有決定繼續開展一下喻昕婷在歐洲的宣傳。
喻昕婷的專輯目前在美國隻有兩三千銷量,當然,比中國大陸的幾百張是好多了。但是喻昕婷在日本可就發達了,專輯銷售目前還在繼續,破三萬是指日可待。
總體來說,喻昕婷目前的形勢還是樂觀的,雖然孔晨荷現在也不怎麼給楊景行彙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