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啊高中!
今天上傳了十五萬字了,可以提醒讀者一些閱讀“注意事項”了。
這本書描寫的時段是2011年至2015年,這期間中國實施了許多高考政策方麵的改革……
幾個少年的15歲至18歲,正是其身心日漸成熟、變化最為反複無常的“青春期”,也是一個人“三觀”建立的重要時期……
絕大部分的父母年齡,在這個時候都是45歲上下,正是職場中自己的事業是否能夠得到更進一步提升的關鍵時期,且因為曆史原因,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的教育獨生子女的經驗……
以上是前提。
“注意事項”一
幾個高中生從高一到高四,語言成熟度的漸變。
作者全文“拉”完、自己校對之後,又用了一年的時間,把文中近十個主要人物的語言,包括內心獨白,又認真捋了數遍。
嚴格把控每個角色的語言風格、遞進成熟的節奏、與不同交流對象的語境變化……
風格迥異中,孩兒們的話語和他們的個子一樣,在慢慢“長大”……
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擔心孩子長得太慢,又害怕孩子“躥”得太“快”。
主要是因為要顧及下一部計劃中的《大學啊大學》,隻敢“真實”。十八歲而已~其語言風格不會“老辣”到什麼地步。
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風格雖然變化很大,但短短四年,要把握其中的微妙變化……說實話~我真的太難了。
“注意事項”二
全書約有百分之二十的篇幅,摻進了一些家庭(家族)成員關係的互動描寫。
估計年輕人會覺得乏味,其實裡麵非常有趣,我說“見人性”一點不為過。
年輕人若看不到作者想表達的東西,不要緊,待你也為人父母了,自然就懂了。
“注意事項”三
想讀一本好書,“耐心”很重要。
一篇精心打磨的文字,一定是有抑有揚有頓有挫。
一直“揚”、“揚”、“揚”的書,算什麼好書?
我看《紅樓夢》不下二十遍,後十幾遍基本都是從第五回開始看起,然後看到第一百回左右就算了……
前日有讀者給我留言“的讀者都是習慣快餐文學的,要求每章都有衝突,十章內有反轉,每件事情都要打臉……”
我嚇壞了,每章(我自己的分章,下同)都有衝突那是必須的。至於“反轉”、“打臉”我做不到,因為生活本身就不是這樣的!
本書共六十章,前二十章人物出場,以“喜”為主調子,其節奏大致是“抑”著在寫。
中間二十章,“歡樂”到了,並開始下滑。節奏本著“揚”及“頓”,以“酸”為主調子。
後二十章,孩兒們該走的彎路、該撞的南牆依次出現,該來的“悲”也如期而至。文字節奏變快,“挫”就“挫”個極致!
就說這麼多,還沒上傳到二十章,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