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京宋府位於長相街東尾,是一座四進五重院落,設有獨廳,獨院。
前有影壁禦道,後設花園,府門,儀門,靜心佛堂,寢殿,配房,廂房,後罩房依次分布,一共八十八間。
宋抒懷把宋羽姿安排在了西邊的一處獨立院落裡。
由於修葺之前,這處院落本就荒廢,所以院落尚未起名。
有了單獨的院落,就多了幾分自由,宋羽姿心生歡喜,當即大手一揮,賜名:自在居。
紅葉拿著筆墨雖看不太懂,但依然很給姑娘麵子,嘖嘖拍手稱讚,說等例錢下來了,要出去尋個書法大家,鐫字製牌匾掛上去。
就隻有玲瓏憨憨地望著四周,悶悶不樂道,“三姑娘,咱們宋府大倒是挺大的,比彆院大了數倍去了,就是這院落的院牆好矮,我站這兒都露了半個頭。”
幾人一聽,又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青杏收了笑,正色道,“姑娘,聽說宋老夫人明日將從白馬寺回來了,那東邊最大的院落永壽齋就是留給她的。姑娘你擅自離家的這事兒,老爺很是生氣,估計等這邊安頓下來,就該罰你了。”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啊!
宋羽姿拽著樹葉的手一頓,心裡煩躁不已。
雖說她此次行為,宋抒懷各處打了招呼,名聲並未受損,但是錯得還是挺離譜的。
上一世她在宋府彆院呆了半個月就入宮去了,跟宋老夫人並沒有太多交集。
當了皇後以後,聖上加封柳芸娘,宋老夫人誥命時,接見過一次。
隻覺得宋老夫人此人心思縝密,敘起話來滴水不漏。
宋老夫人名宋靜嫻,出身雲陽宋氏,世家貴女,因緣際會下嫁到了經商張家,做了當家主母。
宋抒懷原本不姓宋,姓張,是張家小妾所生。
張府經商失敗沒落了,宋靜嫻失去獨子後,在張老爺一直勸說促成下,將張抒懷過到了宋靜嫻名下。
後來又將宋抒懷記到宋靜嫻母族兄弟名下,改姓了宋,仍由宋靜嫻養。
算是攀附到了雲陽宋氏,宋抒懷因著這層關係,被雲陽宋氏舉薦入朝為官,有了出頭之日,一步步升至了正三品工部侍郎。
所以宋抒懷對宋靜嫻,也就是宋老夫人很是敬重,幾乎言聽計從。
哎,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既然宋抒懷都願意給她分配小院落了,那肯定不會再趕她回蜀地去了。
大不了去靜心堂跪上幾日,抄抄佛經之類的,抑或是禁足一月罷了。
隻是小紅棗不知道去哪兒了,裴文風又到底如何了。
她甩了甩頭,暗啐道,關心這倆沒心沒肺的乾嘛。
宋老夫人從白馬寺回來後,整個宋府後院便由她掌家理事了。
宋老夫人心疼宋抒懷又清瘦了,囑咐他朝堂之事要緊,但身體更是重中之重,讓他務必規律飲食,按時睡覺。
並言柳芸娘身子重,伺候宋抒懷不方便,找個由頭塞了個名叫絲柔的通房丫鬟到了宋抒懷房裡,說是為柳芸娘分憂,為宋府開枝散葉。
柳芸娘氣得大鬨了幾天,差點動了胎氣。
鬨了一陣子,發現宋抒懷更聽宋老夫人的話,這才消停了下來。
為了這事,宋羽姿還偷偷樂了許久。
可幸福自由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宋老夫人從柳芸娘口中得知了宋羽姿私自離開彆院,偷進了青川城,夜不歸宿之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