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其軍皆為烏合之眾,必然擋不住我等的攻擊!”他取下了弓,拿出一隻箭搭上,說道“我將發兩箭,射殺兩人,請諸君一觀!”
趙興居幾乎瞄都不瞄,抬弓就放,弓弦響處,對麵一個敵軍應聲而倒。
良家子們大聲叫好,趙興居又射一箭,將對麵旗幟下麵一個將領模樣的人射落。敵軍頓時有些騷亂。
趙興居兩箭殺兩人,真是箭不虛發。漢軍士氣大振,膽氣立壯,有的人也取弓搭箭,向對麵敵軍射去。
“散開,以圍獵之法,兵分兩路,射殺敵軍!”趙興居命令道。
一百匹馬向前一衝,進入到雙方射程之內,齊齊放箭,對麵一下子倒下了十幾人。
漢軍從中間分為兩隊,每隊各有五十人,繞開敵軍,沿著一條弧線,邊跑邊射。
騎射是良家子的看家本領,每個人都從小精習,他們繞著敵軍不斷放箭,不時有敵軍中箭倒地,敵軍自然也射箭回擊,但是射術明顯不及漢軍,而且漢軍人數少,中箭率不高,傷亡不多。
幾輪對射之後,對麵放棄了對射,直接分為兩隊,直衝過來,要與他們短兵相接了。
等到敵軍戰馬衝了起來,漢軍再想跑是不好跑了,隻有當麵硬剛了。
好在趙興居已向身後大軍報告消息,隻要他們多拖上一時,便能得到增援。
“兄弟們,隨我殺敵!”趙興居收起了弓,提著一杆大戟,當先向敵軍衝去。一百匹馬撒開蹄子跟在他身後,向對麵敵軍疾馳而去。
趙興居就像是一枝箭的箭頭,一頭紮進敵陣中,將迎麵的一個敵軍一戟刺死,之後將手中大戟一甩,擊在另一名敵軍的頭盔之上,將他砸落馬下。
開場便氣勢如虹,連殺兩人,漢軍的勇氣都被激發出來,衝擊十倍之敵竟然毫無懼色。
趙興居帶著一百漢軍直刺入敵軍陣列,十倍之兵竟不能擋,被他們直插進去,這一輪衝鋒,漢軍殺了足有二三十人。
雖然占儘了上風,但趙興居知道,若是不能及時得到增援,他們的處境十分危險,畢竟兵力差距擺在這兒,時間一長,漢軍兵少的劣勢便會儘數顯現,到時他們就會陷入敵軍的包圍之中。
援軍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事情向著他預測的方向發展,敵軍人數優勢漸漸顯現出來,漢軍陷入了苦戰,趙興居隻能大喊著,讓手下儘量聚集,頑強抵抗,等待援軍。
時間仿佛過得特彆地慢,就在他們等待得近乎絕望的時候,終於有援軍趕到,一支生力漢軍直接衝殺過來。敵軍正與趙興居等人苦戰,猛然遭到這一輪衝擊,頓時陣形大亂。
趙興居遠遠看到是楊貴的隊伍,心中一喜,大聲吆喝著手下反擊。
雖然來援漢軍隻有百人,但敵軍不知漢軍虛實,擔心另有大軍,已沒有再戰之心,隻是邊打邊撤。兩百漢軍卻不知見好就收,而是死死咬住不放,追著砍殺。等到劉彪的大軍遠遠地一露麵,敵軍立即作鳥獸散,從撤退變成了潰敗。
這一戰殺敵近兩百,俘虜一百人,繳獲良馬數十匹。
楊貴向著趙興居道“一百人碰上一千人,你居然沒逃,還殺了好幾十,真有你的!”
趙興居笑道“要不是你及時來援,今天我們就要交待在這兒了!”
兩個人相對大笑。
趙興居和楊貴都被記了功。劉彪還學陛下帶羽林軍的經驗,開了個表彰會,讓表現出色的戰士上台誇功,他們當然勉不了自吹自擂,兩隊人互噴口水。
良家子與流民子弟依然互相不服,但是這一場戰役已使他們成為了兄弟。
趙興居心裡很是高興,一是因為立了功勞,得了獎賞,再就是覺得在這隊伍裡感覺舒服,從戰後記功便可以看出,校尉很公正,沒有偏向他的老部下,而且隊內的氛圍很好,流民們雖然貧賤,但是從赤眉大營中形成的傳統,一直是官民平等,相互親愛,沒有上級欺壓下級的行為。
在整個隊伍中人數較少,處於相對弱勢的良家子沒有任何不適感。
“來牧馬營是來對了,以後定會有大好的前途!”趙興居高興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