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大喜,於是點兵馬兩萬與孫桓,點兵馬五千與潘濬,即日出發武陵。
荊南既已分撥完畢,孫權便對眾臣道“荊南之事已畢,關羽一路,誰願當之?”
頓時帳內又是一片沉默。
孫權見狀,知道眾將新敗,心有畏懼,縱然勉強下令,隻怕上下擾亂,敗局已定。
無奈之下,孫權便道“既然諸將不願出兵,那便由孤親率大軍抗衡關羽。”
於是孫權下令起兵馬五萬,分四隊前進以周泰、韓當為第一隊,丁奉、徐盛為第二隊,朱桓、全琮為第三隊,自領其餘人馬為第四隊。
除留五千人馬與陸遜守公安外,其餘將士即刻起兵,抗擊關羽。
……
廖化自與眾人接頭之後,便與沙摩柯商議零陵處力量薄弱,當分兵取此郡。
二人拈紙聽天由命。
最後由沙摩柯分兵一半往零陵,廖化打沙摩柯旗號攻武陵。
卻說廖化興兵攻向武陵,一路之上,所過各縣望風而降,突遇受孫權派遣的孫桓來挑戰,叫罵之聲不堪入耳。
廖化也不搭理他,而是讓部下打著沙摩柯的旗號,帶領大軍直接向著孫桓大軍發起了衝鋒。
孫桓本以為沙摩柯蠻夷之人,隨便一激便能出來單挑,不想沙摩柯竟然直接大軍掩殺,措手不及之下,大軍亂做一團,隻能鳴金,匆匆而退。
夜晚,孫桓於營帳內悶悶不樂,突然部將淳於丹來此獻策道“沙摩柯,蠻夷也,不識兵法,明日將軍可以在北山埋伏一隻人馬,我引兵交戰,詐敗而逃。
屆時沙摩柯必然貪功來追,隻等他進入埋伏之地,將軍再行殺出,可獲全功!”
孫桓聞言大喜,即刻下令,明日五更造飯,而後前往北山埋伏。
次日,淳於丹引兵馬五千來戰廖化所領大軍。
廖化見淳於丹叫罵不已,便令手下蠻將出兵挑戰。
淳於丹見蠻將出戰,立刻拍馬與之廝殺,戰有二三十回合,淳於丹撥開蠻將兵器道“這蠻將好生利害!”
隨後便撥馬而走。
蠻將見淳於丹逃跑,哪裡舍得讓他離去,連忙率領部下一萬蠻兵追擊。
最初廖化見淳於丹隻領五千人的模樣,心中已然懷疑,又見到淳於丹撤退井然有序,車馬齊整,便斷定此必有詐。
廖化觀淳於丹所逃離的方向乃是北山,心中便有所計較。
於是他便令一蠻將,勉強湊出兩千蠻騎,繞過北山丘,隻要東吳伏兵一出,便從北山之後殺入,擾亂東吳後軍。
然後廖化依舊持沙摩柯大旗,起大軍尾隨,假裝追殺淳於丹,卻故意隔著一定的距離。
另一邊,淳於丹見蠻將追擊,沙摩柯大軍尾隨追殺,心中不由大喜,連忙催促大軍,向北山埋伏之處而去。
隻見蠻將追入北山土路之時,兩邊密林之中,突然升起孫桓大旗,一時之間,箭如雨下,蠻兵損失慘重。
孫桓見狀,被令手下吳碩領兵殺了下去,意圖從中截斷,分化滅之。
不料就在此時,後軍出現騷亂,孫桓急忙令人探查,才知道原來有兩千蠻騎然後襲擊。
孫桓大驚道“蠻人也識兵法?”
就在孫桓驚異沙摩柯之時,突然前側一軍襲來,當頭一人高聲大喊道“孫桓小兒,可認得我廖元儉否?”
孫桓一看是廖化,瞬間反應過來,原來與他交戰的,是廖化廖元儉,而非那個不識兵法的五溪蠻王沙摩柯。
孫桓頓時又驚又怒道“賊軍果然狡詐。”
罵完,挺槍拍馬來戰廖化,八九回合之後,孫桓見吳軍節節潰敗,心中十分恐懼,便尋機虛晃一槍,撥馬便走。
廖化見狀,哪裡肯舍,帶著關羽與他的三百重騎兵繼續追殺。
這一戰,足足追殺了孫桓數十裡,東吳士卒死傷無數,廖化更乘勢奪了武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