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聖關雲長!
全柔正心中驚懼的時候,殿上劉備已先聲奪人道“孫權先讓你到此說和,麻痹於孤,然後又令陸遜趁隙破巴丘,可真是打得好大的算盤!你可知酈生說齊的故事?
今日你也不必多說廢話,可速入此鼎。”
全柔聽了劉備的說話,不僅沒入鼎內,反而對劉備施一大禮後,高聲道“謝漢中王不殺之義。”
劉備被全柔這一謝弄得一愣,摸不著頭腦,於是開口問道“你口中這一謝,從何而來?”
全柔見劉備開口問話,心中不由一喜,麵上也半點不變道“漢中王若要殺我,隻需要派遣一刀筆吏,便可將我下罪,而後誅殺。
又何必做實在陣勢,與我多說廢話?故我大膽猜測,漢中王無殺我之意。現見漢中王這般問話,想來我所想不差。”
“巧言令色之徒!”劉備不置可否道“你命暫時寄下,若是所說話語,不合我意,一並加罪!”
全柔輕吐一口氣道“漢中王乃是當世之英豪,我主亦是一時俊傑;蜀有山川之險,吳有江河之固。
若能二家連和,共為唇齒,則進可以兼吞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
說到這,全柔特地頓了頓,才接著說道“因此我才不畏生死,特地來為您說荊州之事。
之前關公在荊州的時候,我主吳侯數次求親,關公都不應允。
後來關公進攻襄陽,曹操屢次致書吳侯,請襲擊荊州;吳侯是不願意的,隻因為呂蒙與關公不和,多加慫恿,又擅自興兵,這才造成此錯。
因此這是呂蒙的罪責,並非吳侯的過錯。”
說完,全柔特地看了看劉備,見其一言不發,便又道“再者前次因吳夫人病重,孫夫人回家探視,一向想要回來。
現在吳侯令臣為使者,願送回孫夫人,縛還降將,重結湘水之約,永結盟好,共滅曹操,同興漢室。
還望漢中王多加思量!”
“東吳屢次三番背盟,今日還想以巧言欺我不成?”劉備聽了這話,當即怒道“前番孫權小兒以魯肅為都督,襲我三郡,孤本思量兩家盟好,有唇亡齒寒之依,故而有了湘水之盟。
奈何孤有心抗曹,孫權小兒卻以為孤軟弱可欺,才有呂蒙襲荊州之事,今日孤若不與江東做過一場,隻怕日後永無寧日。
今日暫且放你回去,告訴孫權,此番必然不戰不休!”
說罷,也不待全柔回話,便令左右將其亂棒打出。
隨後,劉備大起三軍,令李嚴領兵萬人往零陵而去,與沙摩柯三萬蠻兵彙合,起大兵四萬,往攻桂陽黃蓋。
飛馬傳令關羽,讓他與馬超各領兵馬兩萬人,攻打長沙陸遜。
自領大軍順長江而下,往江夏去攻孫權趙雲為後軍,總督後勤;張飛領兵萬人,以為先鋒;黃忠為中護軍。
就在劉備分撥完畢,正要出發之時,突然法正之子法邈來報,訴說其父法正突然病情加重,隻怕離死不遠,不能與漢中王一同出征。
劉備聽得來報,便慌忙趕往法正住所。比及床榻之側,法正已然奄奄一息。
……
另一邊,關羽在收到陸遜破巴丘的消息後震怒異常,便帶著周倉及三千玄甲兵往公安而去,彙合鎮守公安的七千白袍兵與陳慶之後,便興兵往巴丘而去。
半路之上,連收兩次快馬來報一個是劉備讓他與馬超共攻長沙的軍令;另一個是法正病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