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聽了陸遜謀略,連連叫好,旋即又問道“倘若劉備棄船上岸,又該怎麼辦?”
陸遜笑道“倘若如此,我便可將劉備大軍圍困,斬了他的後路,斷了他的糧道。如此一來,不出半個月,其軍自潰。”
孫權大喜之下,便連連讓陸遜按計行事。
陸遜施禮道“我軍三路皆敗,還請吳侯派遣使者,往劉備之處請和。”
欣喜的孫權聽了這話,頓時一愣道“伯言這話,是什麼道理?”
陸遜道“道理有二其一,我軍三路皆敗,形勢危急,若沒有半點表示,徒然讓劉備起疑;其二,示敵以弱,令敵軍輕視,方才有可趁之機。”
孫權聽了這話,便欣然允諾。
孫權一邊書寫著請和書,一邊和陸遜討論曹操出兵漢中之事,惹得陸遜沉思。
說著說著,孫權突然想到了什麼,臉色一沉,對陸遜道“巴丘被破、長沙被圍,是否也在伯言謀劃之中。”
陸遜道“巴丘被破、長沙被圍,雖有些許意外,但確實都尚在在我謀劃之中。”
孫權聽了這話,沉聲道“怎麼個說法?”
陸遜回道“我令糜芳傅士仁與潘璋馬忠同駐守巴丘,本以為二人會在交戰時,趁機大開城門,反戈一擊,不想二人膽大到擒拿潘璋。
至於長沙,本就是我為牽製關羽放下的誘餌,之所以設下伏兵重重,隻為了不讓關羽太過順利包圍長沙導致心生疑慮而已。至於擊破馬超大軍,純屬意外之喜。”
聽了陸遜的解釋,孫權才恢複了原貌。
不久,寫完書信的孫權遞給陸遜看,道“伯言,你看寫請和書如何?”
陸遜仔細看了一遍,說道“不可,言語太過卑微,徒令人生疑,吳侯有求和之意即可。除此之外,還應該把曹操出兵漢中之事書寫其中。”
孫權聽了這話,連稱有理,於是重新書寫請和書,再令全柔為使者,往劉備處求和。
同時下令今日見過陸遜之人,敢有半句泄露,定斬不饒。
……
卻說全柔來到巴丘,見了劉備之後,便將請和書遞了上去。
劉備細細觀看之後,眉頭暗皺,便將孫權請和、曹操出兵漢中的事情與眾臣述說。
陳震出列說道“漢中乃是益州屏障,一旦有所閃失,隻怕益州也不能保存。微臣以為,不如借此機會與孫權言和,回軍抵抗曹軍。”
劉備聽了這話,不由得暗暗歎氣,對眾臣說道“難道沒有其他辦法麼?”
這時候,祭酒程畿站了出來,說道“微臣以為,所謂二十萬曹軍來攻漢中,不過虛有其表而已。”
劉備問道“卿有什麼高見?”
程畿道“之前漢中之戰的時候,曹操短時間內強行掠漢中數十萬人往關中,已然耗儘雍涼之糧,除此之外,聽聞去年關中大旱,其民大饑。
所以臣認為,雍涼曹軍糧草不過勉強飽腹而已,絕不可能支撐二十萬大軍征戰。因此這路兵馬不過虛張聲勢而已,不足為慮。”
劉備聽了這話,深以為然,便打發了全柔,不許孫權請和。而後留總督後軍的趙雲在巴丘駐守、保護糧道,便驅兵朝著江夏殺去。